[实用新型]收纳式秧苗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594.2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2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世坤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永***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纳 秧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收纳式秧苗盘,其中,指一收纳式秧苗盘下方分布有上凹入容室的框嵌部,框嵌部上方略低于边框顶缘平置有可支撑上方换向叠置的收纳式秧苗盘底部的抵接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的可收秧苗盘含相互插接示意图】;其中,指一使用于植物秧苗AO及培养土BO:铺陈、集中排列,以及运载输送用的可收秧苗盘10,可收秧苗盘10于收纳时可上、下相互插接叠设。然而,可收秧苗盘10在植物秧苗AO或培养土BO填入后,却不适于朝上叠接,用以避免:植物秧苗AO损伤,以及避免培养土BO被压实。因此,可收秧苗盘10于植物秧苗AO及培养土BO运载输送时,就必须采用极度浪费空间的单独铺设方式运送。
请参阅图2所示,【为现有的可叠秧苗盘含朝上叠接示意图】;其中,指一使用于植物秧苗AO及培养土BO:铺陈、集中排列,以及运载输送用的可叠秧苗盘20,可叠秧苗盘20于植物秧苗AO及培养土BO运载时可朝上叠接,且不会压伤植物秧苗AO,以及压实培养土BO。然而,空置的可叠秧苗盘20于收纳时,却无法上、下相互插接叠,以致可叠秧苗盘20会浪费收纳空间。
但,该可收秧苗盘10收纳时可上、下相互插接,而在植物秧苗AO或培养土BO填入后,却不适于朝上叠接。另外,可叠秧苗盘20于植物秧苗AO及培养土BO运载时,是可在不压伤植物秧苗AO与压实培养土BO情况下朝上叠接,但于收纳时,却无法上、下相互插接叠设,以致会浪费收纳空间之虞。由此可知,可收秧苗盘10与可叠秧苗盘20都有相映的缺失。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消弭上述可收秧苗盘10与可叠秧苗盘20的问题而作出设计变更,期以据保障植物秧苗AO及培养土BO运载输送的领域深入探究,并在不断研发及修改后,故有本实用新型的问世。
鉴于以上所述,得知现有可收秧苗盘与可叠秧苗盘使用因有无法互融:收纳时可上、下相互插接叠及运载时可朝上叠接的缺失,因此,促使本发明人朝消弭上述缺失的方向研发,并经由本案发明人多方思考,遂而思及,以框嵌部供换向支撑是为最佳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收纳式秧苗盘,利用框嵌部与抵接面的配合,令收纳式秧苗盘可相互插接叠设,又可朝上换向叠置的事实优异依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收纳式秧苗盘,该收纳式秧苗盘可相互插接叠设,以利收纳式秧苗盘可小面积收纳,而每一收纳式秧苗盘具有一底部,底部周边围设有翘升的边框,而底部与边框之间恰好形成有一容室;而后,底部周围于下方分布有上凹入容室的框嵌部,框嵌部上方略低于边框顶缘平置有可支撑上方换向叠置的收纳式秧苗盘底部的抵接面。
而后,该收纳式秧苗盘另可矩形设置该底部,底部四周翘升的该边框,边框与边框衔接处又形成有夹角;其一边框对称分布有框嵌部,而后,另相对的边框于夹角处又设置有框嵌部。
借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收纳式秧苗盘下方分布有上凹入容室的框嵌部供上、下相互插接叠设,以此,框嵌部上方略低于边框顶缘平置有抵接面,抵接面可作为支撑上方换向叠置的收纳式秧苗盘底部的依据,令收纳式秧苗盘摒除现有缺失,亦可让收纳式秧苗盘兼备有收纳相互插接叠及可朝上叠接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框嵌部与抵接面的配合,令收纳式秧苗盘可相互插接叠设,又可朝上换向叠置的事实优异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可收秧苗盘含相互插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可叠秧苗盘含朝上叠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式秧苗盘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式秧苗盘收纳相互插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式秧苗盘据抵接面朝上叠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式秧苗盘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AO 植物秧苗
BO 培养土
10 可收秧苗盘
20 可叠秧苗盘
A 植物秧苗
B 培养土
1 收纳式秧苗盘
11 底部
12 边框
111 补强框肋
112 托底肋条
121 夹角
13 容室
14 框嵌部
15 抵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世坤,未经吴世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微灌滴头
- 下一篇:一种定量灌溉水上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