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871.8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利球;陆祖正;唐君海;秦昌鲜;何洪良;罗晟昇;符策;赵静;韦海球;黎萍;谢君锋;廖韦卫;蒋亚琴;闭德金;黄珍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241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样品 汁液 采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糖分取样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
背景技术
在果树、瓜类或者甘蔗的物候期观测中,常常需要快速测定其果实或组织的糖分,以判定其成熟度。特别是在甘蔗的物候期观测中,通过成熟度的测定可以了解不同栽培措施或处理对蔗茎糖分累积的影响,为品种的推广和植期安排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但是,目前大田取样(测定样品糖分)的工具较为缺乏,往往出现取样难的问题。
中国专利“大田测定样品取汁器”(专利号201320466988.1公告日2014年01月15日)包括主要由取样刀体、固定刀体和两个手柄组成的钳状结构。应用该取汁器进行大田采样取汁,确实可以达到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省力且适合测定不同大小的样品,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样品大田快速测定。然而,该装置使用仍然相对较费力,需要钳状的取汁器咬合和松开配合恰到好处,才能顺利完成取汁操作,力道较难掌控,力度偏大则会使样品汁液飞溅,力度过小则会使取样刀体难以从取样对象中抽出;而且该取汁器结构较复杂,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容易、操作简便省力且取汁效率更高的的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包括主要由手柄和取样刀体组成的T型结构,手柄和取样刀体分别作为T型结构的横向部和纵向部;取样刀体的末端为刀尖,刀尖整体呈锥状体,从锥状体顶点延母线设导液凹槽,导液凹槽内有挡板,挡板与导液凹槽共同构成样品汁液的收集部。
挡板的上沿与导液凹槽两侧边持平。
手柄和取样刀体均由圆形不锈钢管材切削制成,手柄和取样刀体通过焊接构成T型结构的横向部和纵向部。
挡板由圆形不锈钢管材切削制成,挡板通过焊接与取样刀体的导液凹槽无缝连接。
手柄长10~12cm,取样刀体长10~12cm,取样刀体的刀尖部分长5~8cm,挡板设置在导液凹槽内距锥状体顶点2-3㎝处。
针对目前瓜果等植物糖分的大田快速测定取汁装置存在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包括主要由手柄和取样刀体组成的T型结构,该结构方便准确操作和各种握持取样,省时省力;采收器主体由不锈钢管材切削制成,材料获取容易且经久耐用;刀尖整体呈锥状体,能有效刺入样品组织内部;锥状体上的导液凹槽及挡板共同构成样品汁液的收集部,便于观察、快速收集和取出植物样品汁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容易,用于进行大田采样取汁,操作更简便、取汁效率更高、省工省时省力且适合测定不同大小的样品,方便了植物样品糖分大田快速测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取样刀体,3导液凹槽,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包括主要由手柄1和取样刀体2组成的T型结构,手柄和取样刀体分别作为T型结构的横向部和纵向部;取样刀体的末端为刀尖,刀尖整体呈锥状体,从锥状体顶点延母线设导液凹槽3,导液凹槽内有挡板4,挡板的上沿与导液凹槽两侧边持平,挡板与导液凹槽共同构成样品汁液的收集部。
制作过程
手柄和取样刀体均由圆形不锈钢管(管径规格2~4cm)材切削制成,手柄长10~12cm,取样刀体长10~12cm,手柄和取样刀体通过焊接构成T型结构的横向部和纵向部。锥状体刀尖部分系利用圆筒形不锈钢管材切削打磨而成,刀尖部分长5~8cm。挡板由圆形不锈钢管材切削制成,挡板设置在导液凹槽内距锥状体顶点2-3㎝处,挡板通过焊接与取样刀体的导液凹槽无缝连接。
使用方法
在大田快速测定样品糖分时,一手握持该植物样品汁液采收器的手柄,另一手握持或扶住样品,将取样刀体的锥状刀尖对准样品即可刺入取汁。取样材料较坚硬时,需要在刺入样品的同时左右或上下撬动锥状刀尖以便完成刺入操作。当样品汁液流入收集部中,可将汁液通过导液凹槽倒入手持糖度计上进行糖分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成像系统中的杂波抑制
- 下一篇:用于机动化遮帘的快换式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