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型管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833.2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鞠俊;李鹤明;钟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管式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冷凝管呈V型的管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在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翅片,制冷剂管(即U型铜管)延伸穿过热交换器翅片,以引导制冷剂。热交换器翅片与被引入到热交换器的外部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以提高在制冷剂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当热交换器翅片与接触热交换器翅片的外部空气之间的接触面大时或者当施加到接触热交换器翅片的空气的阻力小时,热交换效率高。然而,如果热交换器翅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大,则大的阻力被施加到经过热交换器翅片的空气。另一方面,如果为了减小施加到空气的阻力而减小接触面积,则热交换效率降低。为此,可能有必要基于现有热交换器翅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大热交换器的面积和翅片与空气之间流通和接触的面积来提高热交换效率。
基于以上所述,一种通过设置两组呈V型排布的冷凝管来增大热交换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的开发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组冷凝管,且两组冷凝管呈V型设置的热交换器,以增大热交换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来提高热交换效率,解决了传统热交换器翅片与空气接触阻力的影响热交换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V型管式热交换器,用于空气与冷制剂流体进行热交换,所述V型管式热交换器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包括:
冷凝器本体,由第一排冷凝管和第二排冷凝管组成,所述第一排冷凝管与所述第二排冷凝管呈V型设置,所述第一排冷凝管和所述第二排冷凝管由U型管和盘绕在所述U型管上的铝翅片组成;
冷凝器集液管系统,由与所述第一排冷凝管中U型管的入口端连接的第一集液管和U型管的出口端连接的第二集液管和与所述第二排冷凝管中U型管的入口端连接的第三集液管和U型管的出口端连接的第四集液管组成;
冷凝器支撑装置,所述冷凝器集液管系统穿过所述冷凝器支撑装置并固定在所述冷凝器支撑装置上。
优选地是,所述的V型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V型管式热交换器还包括设在所述V型冷凝管中部使第一排冷凝管和第二排冷凝管呈V型的固定装置。
优选地是,所述的V型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呈V型的铁板,其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过铜管的孔洞,所述固定装置的V型底部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冷凝器支撑装置。
优选地是,所述的V型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集液管与所述第三集液管汇聚成第一总液管,所述第一总液管与冷制剂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集液管与所述第四集液管汇聚成第二总液管,所述第二总液管与冷制剂出口端相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的V型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V型管式热交换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上部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V型管式热交换器,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两组冷凝管且两组冷凝管呈V型排布,增大了热交换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型管式热交换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型管式热交换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型管式热交换器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型管式热交换器,用于空气与冷制剂流体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V型管式热交换器上设有空气流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包括,
冷凝器本体,由第一排冷凝管和第二排冷凝管组成,所述第一排冷凝管与所述第二排冷凝管呈V型设置,所述第一排冷凝管和所述第二排冷凝管由U型管和盘绕在所述U型管上的铝翅片组成;
冷凝器集液管系统,由与所述第一排冷凝管中U型管的入口端连接的第一集液管和U型管的出口端连接的第二集液管和与所述第二排冷凝管中U型管的入口端连接的第三集液管和U型管的出口端连接的第四集液管组成;所述第一集液管与所述第三集液管汇聚成第一总液管,所述第一总液管与冷制剂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集液管与所述第四集液管汇聚成第二总液管,所述第二总液管与冷制剂出口端相连接。
冷凝器支撑装置,所述冷凝器集液管系统穿过所述冷凝器支撑装置并固定在所述冷凝器支撑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在W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