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耐高温型铠装测温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621.4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兴;王耀明;彭志勇;刘东;李涛;陈治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1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耐高温 型铠装 测温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特别是一种内置式耐高温型铠装测温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些特殊领域,光纤光缆以其信息容量大和不受电磁干扰等优势,越来越受重视和青睐。但是这些领域工作环境恶劣传统的光缆无法满足其工作需求。传统光缆一般包括光纤缆芯和设于光纤缆芯外的外护套,由于传统光缆的外护套一般在常温下使用和加工,无法适应80度以上温度的使用环境。而在地铁、高铁车辆、矿井、野外、大型港口机械、矿山机械等领域,由于环境恶劣,往往对光缆的耐温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光缆在承受的高温和高压力的条件下,往往导致传输性能不够稳定,甚至造成光缆的损坏,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有技术中已出现有耐高温光缆,如专利号为201220107038.5中所述光缆,虽能耐高温高压,但是光缆没有铠装保护,不便于光缆的安装铺设,光缆的抗压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内置式耐高温型铠装测温光缆,该光缆采用了铁氟龙这种材料,使其温度使用范围广,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可在强化学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且采用不锈钢使其具备优异的抗压、抗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置式耐高温型铠装测温光缆,它包括铁氟龙外护套、金属编织网、芳纶加强件、金属软管、铁氟龙紧包光纤,所述的铁氟龙紧包光纤设置在金属软管内侧,金属编织网设置在金属软管外侧,金属编织网外部包覆有铁氟龙外护套,金属软管与金属编织网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芳纶加强件。
所述的金属软管为不锈钢螺旋缠绕构成,其外径为1.70±0.10mm,单边厚度为0.23~0.27mm。
所述的金属编织网采用不锈钢编织,其外径为2.10±0.10mm,单边厚度为0.05~0.09mm。
所述的金属软管内置芯铁氟龙紧包光纤的根数为1~2。
所述的铁氟龙外护套的外径为2.85±0.10mm,单边厚度为0.33~0.37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由铁氟龙构成的外护套使光缆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耐腐蚀、不亲水、不亲油、绝缘电阻高等特性,使得光缆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使用。其使用温度范围非常广:-60℃~150℃,最高可达到200℃,绝缘电阻高,根据外护套厚度,最高可达10KV/mm绝缘比。由于光缆还具有不锈钢编织的金属编织网和金属软管,因此光缆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抗压扁能力达4000N/10cm,抗拉达400N。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氟龙外护套,2-金属编织网,3-芳纶加强件,4-金属软管,5-特氟龙紧包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内置式耐高温型铠装测温光缆,它包括铁氟龙外护套1、金属编织网2、芳纶加强件3、金属软管4、铁氟龙紧包光纤5,所述的铁氟龙紧包光纤5设置在金属软管4内侧,金属编织网2设置在金属软管外侧4,金属编织网2外部包覆有铁氟龙外护套1,金属软管4与金属编织网2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芳纶加强件3。
所述的金属软管4为不锈钢螺旋缠绕构成,其外径为1.70±0.10mm,单边厚度为0.23~0.27mm。
所述的金属编织网2采用不锈钢编织,其外径为2.10±0.10mm,单边厚度为0.05~0.09mm。
所述的金属软管4内置1~2芯铁氟龙紧包光纤。
所述的铁氟龙外护套1的外径为2.85±0.10mm,单边厚度为0.33~0.37mm。
所述的芳纶加强件3为高模量的凯夫拉。
由铁氟龙构成的外护套使光缆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耐腐蚀、不亲水、不亲油、绝缘电阻高等特性,使得光缆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使用。不锈钢构成的金属编织网和金属软管提高了光缆的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载可顺逆流动空气的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羊绒工业加湿空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