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同轴射频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516.0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娴;孙璐;殷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颂诚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6 | 分类号: | H01R13/56;H01R13/629;H01R13/4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1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同轴 射频 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微小型同轴射频电缆组件广泛应用于天线馈线系统、汽车电气系统和笔记本电脑中,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馈线系统中的微小型同轴射频电缆组件一般由一个反极性SMA连接器、一段微小型同轴射频电缆和一个U.FL弯式连接器组成。
如图2所示,常见的微小型同轴射频电缆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外内导体4、绝缘5、外导体6以及护套7,常用的SMA连接器包括套设在连接器内导体1外周的绝缘套2,绝缘套2外周设置有外壳3,所述连接器内导体1的端部设置有插孔,与SMA连接器配接的电缆直径介于2.0-6.5mm,然而微小型同轴射频电缆最大外径只有1.37mm,并且十分柔软,所以装配困难,报废率高。常规结构的SMA连接器与微小型同轴射频电缆配接时存在较多问题:a.连接器的内导体与微小型同轴电缆锡焊后,装入连接器的绝缘体中,由于没有轴向定位,无法保证SMA连接器开口满足MIL标准,b. 微小型同轴电缆太细、太软,在锡焊后装入连接器绝缘体的过程中,在图2中电缆的B、C处很容易发生弯曲或断裂,导致组件短路或断路,不能满足耐压或导通以及其他电气性能要求;c.微小型同轴电缆太软,装配时无法施加轴向力,使得连接器内导体1和绝缘体之间无法采用过盈配合,并且结构上也没有防转设计,因此电缆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与配对连接器互联时,两连接器内导体1配接时的摩擦力引起连接器内导体1转动,这个转动力矩将使电缆在图2中A、B处折断;d.微小型同轴电缆太细,使得电缆和连接器外壳3之间(图2中C处)无法采用传统的压接式、装接式、焊接式实现连接;e.电缆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电缆的摆动会造成电缆在图2中C处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同轴射频电缆连接器,避免电缆接头处发生断裂,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同轴射频电缆连接器,包括套设在连接器内导体外周的绝缘套,绝缘套外周设置有外壳,所述连接器内导体的端部设置有插孔,所述绝缘套靠近连接器内导体的端部设置有内台阶,内台阶内填充有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中心开设有与所述插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绝缘垫片的端部连接有过渡壳套筒,所述过渡壳套筒内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阶梯孔,阶梯孔细孔与电缆编织外导体间隙配合,阶梯孔粗孔与电缆护套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过渡壳套筒与外壳焊接在一起,所述绝缘垫片经过渡壳套筒压紧在内台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过渡壳套筒采用铜制成,所述绝缘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过渡壳套筒外径大于连接器内导体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过渡壳套筒和绝缘垫片克服了微小型同轴射频电缆又细、又软的缺点,从而大幅提高该段的刚度和强度、且装配十分方便;过渡壳套筒外径大于连接器内导体外径,便于组件装配;过渡壳套筒上的阶梯孔降低电缆摆动时在此处产生的应力,起到保护电缆,防止电缆在处断裂;安装时,将连接器内导体在外部先进行焊接固定,再将连接器内导体插入绝缘套内,连接器内导体与绝缘套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可以有效克服,SMA连接器配对时的摩擦阻力,防止SMA连接器内导体转动造成电缆在图2中B处断裂,绝缘垫片可以起到轴向定位作用,使装配工艺简单可靠,最后过渡外壳套筒与连接器外壳锡焊,装配完毕。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小型同轴电缆连接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电缆连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SMA连接器与电缆连接示意图。
其中,1连接器内导体,2绝缘套,3外壳,4内导体,5绝缘,6外导体,7护套,8绝缘垫片,9过渡壳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小型同轴射频电缆连接器,包括套设在连接器内导体1外周的绝缘套2,绝缘套2外周设置有外壳3,连接器内导体1的端部设置有插孔,绝缘套2靠近连接器内导体1的端部设置有内台阶,内台阶内填充有聚四氟乙烯绝缘垫片8,绝缘垫片8中心开设有与插孔相对应的通孔,绝缘垫片8的端部连接有铜质过渡壳套筒9,过渡壳套筒9内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阶梯孔,阶梯孔细孔与电缆编织外导体间隙配合,阶梯孔粗孔与电缆护套间隙配合,过渡壳套筒9与外壳3焊接在一起,绝缘垫片8经过渡壳套筒9压紧在内台阶上,过渡壳套筒9外径大于连接器内导体1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颂诚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颂诚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