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臂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941.6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6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映;黄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08 | 分类号: | A41D13/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臂环。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因为各种意外而发生摔倒的现象,一旦摔倒就会对身体造成或大或小的创伤,其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的关系,受创后极难恢复,因此需要防患于未然,据相关研究发现大部分人在摔倒时,不管是侧摔、后摔还是前摔,都会下意识的用手撑地寻找支撑点,而前臂总是先着地,因此前臂位置最容易造成伤害,为了保护避免前臂受到创伤,我们急需一种可以缓冲地面冲击力并能保护前臂不受伤害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臂环,它不仅能够缓冲人体在摔倒时地面给予的冲击力,还能保护前臂不受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全臂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上下端口皆向外辐射出限位缘;所述固定环外套有伸缩环,伸缩环位于限位缘之间;所述固定环外套有一环形外壳;所述环形外壳内壁设有一与固定环相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外壳为中空结构,内部具有一环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气囊;所述环形外壳内壁设有安装孔;所述气囊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与气囊相通的气嘴;所述气嘴连接有一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上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加速度感应器;所述环形外壳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环形缺口,该环形缺口与外壳壁形成有一折痕。
所述固定环为纺织物材料;所述伸缩环与环形外壳皆为弹性材料;所述气囊上设有若干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安全臂环通过加速度感应器感知到下坠速度后,微处理器接收到该信息并向气体发生装置发出点火信号,从而点燃气体发生装置内的固态燃料,随着固态燃料的点燃,大量气体从气嘴进入到气囊内,使气囊瞬间膨胀,由于环形外壳内的环形缺口与外壳壁形成一折痕,折痕位置的壁厚远远小于外壳的壁厚,因此随着气囊的瞬间膨胀,膨胀力能轻易撕开折痕位置,使气囊膨胀出外壳内,气囊的体积不再受外壳的限制,气囊体积的扩大令其拥有更大的缓冲性能的同时,气囊的保护面积也随之增大,使人体与地面发生接触时,前臂能受到很好的保护,且随着缓冲性能的增强,地面给予的冲击力能最大程度被抵消掉,使人体其他与地面发生碰触的部位所受到的力被降到最低,减少了人体摔倒后受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臂环的剖面图;
图2是图1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臂环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臂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臂环,包括固定环1,固定环1上下端口皆向外辐射出限位缘2;所述固定环1外套有伸缩环3,伸缩环3位于限位缘2之间;所述固定环1外套有一环形外壳4;所述环形外壳4内壁设有一与固定环1相匹配的环形凹槽5;所述环形外壳4为中空结构,内部具有一环形的容置空间6;所述容置空间6内安装有气囊7;所述环形外壳4内壁设有安装孔8;所述气囊7上设有与安装孔8相匹配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与气囊7相通的气嘴9;所述气嘴9连接有一气体发生装置10,气体发生装置10上安装有微处理器11;所述微处理器11连接有加速度感应器12;所述环形外壳4的容置空间6内设有一环形缺口13,该环形缺口13与外壳壁形成有一折痕14。
所述固定环1为纺织物材料;所述伸缩环3与环形外壳4皆为弹性材料;所述气囊7上设有若干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安全臂环佩戴在手腕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佩戴在前臂的任何一个位置,由于与人体发生直接接触的结构是固定环1,因此固定环1采用纺织物材料制造,纺织物具有质感佳、透气好且的性能,能够人体肌肤带来最好的舒适感,而伸缩环3与环形外壳4皆为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可为橡胶,与此同时纺织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弹力,因此臂环能够根据佩戴人的手臂粗细进行自动调节,不会发生无法佩戴的情况,伸缩环1外壁开有与充气装置相匹配的环形卡槽15,使各个结构之间的装配更加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肢偏瘫病人专用病员服
- 下一篇:强力固定型按摩关节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