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抗菌持续性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935.0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康新;王丹;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新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抗菌 持续性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套管式抗菌持续性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许多具有大量渗液、渗血的感染性伤口,需要24小时持续引流,但是目前引流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临床上使用的引流管多为单管,如果遇到严重腹腔感染及肠瘘患者,引流液巨大,引流管需要长时间放置,有可能因吸力过强,导致新发肠瘘等;(2)一般引流管和引流瓶的引流导管连接处大小不吻合,需要用胶皮管等进行转接,费时费力易感染;(3)目前吸引管一般采取头部3-4孔,引流液多含有纤维蛋白等絮状物质,极易导致吸引管因堵塞而发生不畅;(4)目前引流装置无放液装置,当引流液装满引流瓶后,需每次打开盖子放液,这样容易导致引流管口和瓶口污染,甚至引流管内的逆行性感染;(5)临床使用的持续引流装置仅仅具有引流作用而无抗菌作用,不能发挥引流部位抗感染功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实用新型了一种兼具引流、抗菌、放液于一体的持续性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式抗菌持续性引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无抗菌、放液的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瓶口被封闭的引流瓶,引流瓶内部被左右间隔为两部分,左边的瓶口上设有装液口,装液口可插入漏斗,装液时可将液体通过漏斗装入引流瓶中,左边的瓶口接有负压管的一端、负压管的另一端用于外接负压设备,连接管的一端从左边的瓶口伸入瓶内、连接管的另一端从右边瓶口伸入瓶内,右边瓶口设有口部连接接头,接头用来连接引流管一端,引流管上设有夹子,引流管另一端连接套管,引流瓶表面还设有引流瓶挂钩,可通过引流瓶挂钩将引流瓶挂起来,引流瓶右边底部还设有放液口和放液按钮,通过按压放液按钮将瓶中的液体从放液口排出。
进一步,所述接头可分为单向接头、双向接头和三向接头。
进一步,所述套管型号分为大号套管、中号套管和小号套管,套管可使用一种型号套管或几种套管套接在一起组成。
进一步,所述套管管体上每隔1cm开有孔,管体外层涂覆有纳米级超细银离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抗菌、放液的功能,不会使引流装置遭到细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抗菌持续性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套管示意图;
图3是接头示意图。
图中,1.引流瓶,2.装液口,3.漏斗,4.负压管,5.连接管,6.接头,7.引流管,8.夹子,9.套管,10.挂钩,11.放液口,12.放液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瓶口被封闭的引流瓶1,引流瓶1内部被左右间隔为两部分,左边的瓶口上设有装液口2,装液口2可插入漏斗3,装液时可将液体通过漏斗3装入引流瓶1中,左边的瓶口接有负压管4的一端、负压管4的另一端用于外接负压设备,使引流瓶1的左侧形成负压瓶,连接管5的一端从左边的瓶口伸入瓶内、连接管5的另一端从右边瓶口伸入瓶内,右边瓶口设有口部连接接头6,接头6可分为单向接头、双向接头和三向接头,接头6用来连接引流管7一端,引流管7上设有夹子8,引流管7另一端连接套管9,如图2所示,套管9型号分为大号套管图2(a)、中号套管图2(b)和小号套管图2(c),套管9可使用一种型号套管或几种套管套接在一起组成。引流瓶1表面还设有引流瓶挂钩10,可通过引流瓶挂钩10将引流瓶1挂起来,引流瓶1右边底部还设有放液口11和放液按钮12,通过按压放液按钮12将瓶中的液体从放液口11排出。
套管9每种型号的套管上每间隔1cm均打孔,以利引流。如果引流液量较大或者未接触肠道时,可单独使用一种型号套管,如引流量较小时可单独采小型套管引流。当引流管7外层接触肠道时,可用多管套在一起,减弱吸引力,有利减轻肠道损伤。每种型号的套管9外层均外涂纳米级超细银离子,赋予导管抗菌活性。
如图3所示,接头6为单向图3(a)、双向图3(b)和三向图3(c)接头,如使用三向接头则可以同时连接三条引流管7,供三处部位的引流。
在引流瓶1底部设置的放液按钮12和放液口11,可用于放液及控制液体放出,还可以便于取引流液标本用于细菌培养、生化、常规等检查。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新,未经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