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难溶解电解质沉淀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600.9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曹俊;侯嘉梅;郭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曹俊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 电解质 沉淀 转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难溶解电解质沉淀转化装置,属于教学实验演示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难溶电解质沉淀实验时,大多采用将两种溶液在试管内混合,观察到有黄色沉淀生成(若是S2-为黑色沉淀)来理论推测沉淀进行了转化,但是学生并不能直观的感受到沉淀的转化,给日常的教学带来疑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能够直观观察到实验过程,实验效果明显的难溶解电解质沉淀转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难溶解电解质沉淀转化装置,包括:大试管和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底部设置有阳离子交换膜,玻璃管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大试管内部;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杆、固定圈和挂钩,所述竖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圈,竖杆上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挂钩,所述玻璃管固定在固定圈内,挂钩挂接在大试管的试管壁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采用在玻璃管底部装有阳离子交换膜,能够明显的观察到因阳离子交换而促进AgCl溶解平衡移动引起沉淀转化,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直观,了解整个实验的变化过程,方便教学,突破教学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难溶解电解质沉淀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大试管,2为玻璃管,3为阳离子交换膜,4为固定装置,5为竖杆,6为固定圈,7为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难溶解电解质沉淀转化装置,包括:大试管1和玻璃管2,所述玻璃管2的底部设置有阳离子交换膜3,玻璃管2通过固定装置4设置在大试管1内部;固定装置4包括竖杆5、固定圈6和挂钩7,所述竖杆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圈6,竖杆5上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挂钩7,所述玻璃管2固定在固定圈6内,挂钩7挂接在大试管1的试管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阳离子交换膜3在进行试验时,在玻璃管2内盛放AgCl的浑浊液,浑浊液中存在AgCl(S)、Ag+、Cl-三种微粒,在大试管1中盛放NaI或Na2S的浓溶液,手持试管,不断进行振荡。在此过程中,玻璃管2中的Ag+透过阳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大试管1中,Ag+与I-、S2-结合生产AgI黄色沉淀或者Ag2S黑色沉淀,大试管1中的Na+离子不断进入玻璃管2内平衡电荷,从而形成玻璃管2中的浑浊液逐渐澄清,大试管1中的溶液逐渐变为黄色或黑色浑浊液。采用本实用新型,转化为Ag2S沉淀时,很快能看到实验现象;转化为AgI沉淀时,四分钟能够看到现象,六分钟现象明显,十五分钟现象非常明显,从而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实现的整个变化过程,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效果更明显,方便教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曹俊;,未经张曹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无刷电机教学用实训装置
- 下一篇:光的三原色合成实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