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器支架连接的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081.6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康(上海)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支架 连接 排气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支架与催化器支架的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缩进封装(gap bulk density)上的支架与发动机连接的时候采用的是减震垫(wire mesh)来连接发动机安装孔,此设计的好处是减振效果好,但是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便于客户安装的催化器支架连接的排气歧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催化器支架连接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封装壳体固定连接发动机支架,发动机支架固定连接催化器支架,所述的催化器支架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的发动机支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催化器支架和发动机支架通过螺栓经由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的至少一个为腰形。
优选地,所述的封装壳体的一端连接上下半壳,另一端连接出气端锥,出气端锥连接出气法兰分总成,上下半壳连接排气歧管气道,排气歧管气道连接进气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缩进封装(gap bulk density)上的催化器支架与发动机支架采用螺栓的连接方式,采用腰型孔的结构来补偿壳体缩径造成的壳体面缩小后支架安装孔在载体径向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便利,价格便宜,利于安装,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催化器支架连接的排气歧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催化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催化器支架装配螺栓后的示意图;
图4为发动机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催化器支架连接的排气歧管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催化器支架连接的排气歧管,包括封装壳体3,所述的封装壳体3的一端连接上下半壳2,另一端连接出气端锥4,出气端锥4连接出气法兰分总成5,上下半壳2连接排气歧管气道1,排气歧管气道1连接进气法兰9。封装壳体3固定连接发动机支架7,催化器支架6固定连接发动机支架7。所述的催化器支架6和发动机支架7通过螺栓8和螺母经由第一安装孔10和第二安装孔11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催化器支架6设有第一安装孔10,第一安装孔10内焊接螺栓8(如图3所示)或者装配发动机支架7的时候再装配螺栓8。如图4所示,所述的发动机支架7设有2个腰形的第二安装孔11,其作用就是弥补壳体缩径导致安装位置变化问题,安装好螺栓8和螺母后运送到装配厂,更加方便工人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康(上海)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克康(上海)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无线充电的摄影枪组件
- 下一篇:带高压电击折叠防暴刀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