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2951.8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坤;李健;胡艳雷;王大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思瑞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高锡明;李羡民 |
地址: | 071051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工程 综合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检测或应急抢修中使用的实验车,属电力施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完成对变电一、二次设备进行现场试验的工作,需将所需的试验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运输到现场,以前多是将上述物品由人工装到运输工具上运输至现场,到了现场后,再通过人工搬卸、组装后才可以开展试验工作,由于上述物品的体积和重量均不相等,且有的体积重量庞大,仅通过简单的装载运输过程很容易因为磕碰或震动而导致上述物品损坏,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得不到保障。试验现场的环境不可控制,工作人员及仪器仪表必要的工作环境不能得到保障,这就使得试验结果的精度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出现了一种将各种试验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固定到车体上的实验车,通过改装将车辆划分为驾驶区和设备操作区,在设备操作区内固定有各种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上述仪器仪表均可与一个控制系统相连接,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外部引线将仪器仪表与被测试设备相连,完成试验工作。随着人们对实验车综合性和自动化程度以及安全性和环境的舒适性的提高,上述实验车已不能满足现有工作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性能、自动化程度、整体安全性能和工作环境更为便捷舒适的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车,包括车厢,在车厢内部分为驾驶区和操控区两部分,所述驾驶区和操控区通过隔断隔开,所述操作区在车身右侧设有侧开门,所述操控区侧开门的左侧依次为工具附件存放柜和操作台,对面依次为辅助设备存放柜和双人推拉座椅,所述隔断对面为仪器仪表机架,所述仪器仪表机架后方为后接线位双开门,实验车顶部设有顶置冷暖空调、电动云台监控照明装置、场地照明灯、高音喇叭,在车辆尾部上方装有尾部照明灯,所述电动云台监控照明装置为角度可调式,顶部设有一体摄像机和两个监控照明灯,通过垂直升降轴和水平旋转轴固定在云台基座上。
上述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车,所述电动云台监控照明装置包括摄像机、监控照明灯、垂直升降轴、水平旋转轴、可傾支撑杆、云台基座、倾角控制电机、蜗轮蜗杆副、倾角上限位开关、倾角下限位开关和倾角控制触发杆;所述摄像机和监控照明灯固定在水平旋转轴12-4上,所述水平旋转轴安装在垂直升降轴的顶部,垂直升降轴的下部固定在可傾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可傾支撑杆的下部设有一个蜗轮蜗杆副,其中的蜗杆与倾角控制电机传动连接;在所述倾角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一个倾角控制触发杆,所述倾角控制触发杆的顶端在两个触发位置可分别与倾角上限位开关和倾角下限位开关相触碰。
上述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车,所述实验车右侧后部装有发电机和发电机外开门,发电机可通过发电机滑轨滑出。
上述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车,仪器仪表机架下方装有车载电动电缆收放线装置、电池组、不间断电源,所述仪器仪表机架上固定试验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后方引出试验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接线,并通过所述后接线双开门引出,所述仪器仪表机架与车身连接处安装有钢丝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底盘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它不仅将变电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所需的各种试验仪器仪表、辅助设备等全部定位安装在机动车上,而且还集成了计算机系统、供电系统、接地保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夜间作业照明系统、环境控制系统、车载电动收放线装置等,由上述各系统共同组成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车整体,能够实现安全、机动、快捷、有效的完成相关试验项目,完全满足变电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的各种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综合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整体安全性能和工作环境舒适度更为人性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车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验车右侧内视图;
图3为电动云台监控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思瑞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思瑞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2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