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生产用钢模自动清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2453.3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玉;朱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中玉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霍冠禹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用钢模 自动 清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指一种在管桩业中能够自动清扫钢模边沿混凝土的装置,主要适用于中国自动化程度不高且生产粗放的管桩制造业。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适应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出现了管桩业。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混凝土管桩的应用从铁道系统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混凝土管桩的需求量猛增,管桩业也因为这种高需求,一直保持持续迅猛的发展势头。
现如今,中国管桩业管桩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为:1. 装笼;2. 混凝土料混合搅拌;3.布料;4.合模;5.张拉;6.离心;7.常压蒸养;8.拆模;9.高压蒸养;10.成品堆场。而在管桩业高度发达的日本,混凝土管桩制造业的一般工艺流程为:1.装笼;2.合模;3.张拉;4.混凝土料混合搅拌;5.混凝土泵送入模;6.离心;7.常温蒸养;8.脱模;9.高压蒸养;10.成品堆场。中国与日本管桩生产工艺流程上的明显不同在于合模的顺序,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料入模的方式,中国混凝土料因为在入模时管桩钢模尚未合模,所以混凝土料是直接从搅拌机下出口落入管桩下钢模,而日本则因为混凝土料入模时管桩钢模已经合模,所以混凝土料是泵送入模。中国管桩业这种混凝土入模方式直接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当混凝土从上方的混凝土搅拌器落入下方的半圆柱形的下模中之后,有一些混凝土料会落到下模的边沿上,根据中国国内管桩业现有的工艺,布料之后就是合模,下模的边沿部分是连接面,合模时会与上模的边沿接合,而现有工艺上混凝土会落到下模的边沿(接合面)上,影响上下模的严密接合,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国内的管桩厂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布料之后,安排工人在生产线上对下模边沿进行人工清扫,平均一条生产线需要两到三个人专门负责清扫,耗时耗力,同时增加了人力成本。总结以上的研究和分析,现在国内管桩业在布料之后人工清扫混凝土的程序存在以下的缺点:
1.每条生产线需要专门安排两到三名工人清扫,耗费大量人力,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2.在清扫过程中生产线上的钢模一直在运动过程中,工人在清扫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3.现有工艺中,混凝土在下模边沿堆积量比较多,人工清扫工作量大,工人工作环境差;4.为了适合工人清扫,钢模运动速度必须放低,影响生产效率。
然而,近年来国内针对管桩行业生产中混凝土清扫装置的研究和设计几乎为零,生产工艺粗放,工人工作环境差,企业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桩生产用钢模自动清扫装置,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桩生产用钢模自动清扫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对称安装有轴系清扫组件,所述轴系清扫组件包括减速电机、机壳、转轴、第一轴承座组件、第二轴承座组件、支座、第三轴承座组件和钢刷,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方,所述机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上,所述转轴通过凸缘联轴器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组件、第二轴承座组件、支座和第三轴承座组件,所述转轴、所述第一轴承座组件和所述第二轴承座组件位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第一轴承座组件和所述第二轴承座组件之间通过螺栓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组件端面通过螺栓Ⅱ固定在所述支座上表面上;所述第三轴承座组件通过螺栓Ⅱ固定在所述支座下表面上,所述钢刷通过防松螺母固定在所述转轴的末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轴承座组件内部安装一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座组件内部安装有两个推力球轴承,其中一个推力球轴承定位在所述第一轴承座组件端面和所述转轴的轴肩之间,另外一个推力球轴承定位在所述转轴的轴肩和所述支座的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三轴承座组件内部安装一个深沟球轴承。
上述方案中,所述钢刷上的刷毛呈环形布置,所述转轴的末端呈长方体状,所述钢刷的中部设有与所述长方体相配合的方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钢刷上的刷毛长度大于2cm,刷毛的宽度大于等于钢模边沿的宽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上设计有轨道,所述支座在固定之前能够在上表面上沿着轨道移动,从而使所述钢刷与钢模边沿对准。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壳呈圆柱筒形,在所述机壳上安装有透视盖。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架位于钢模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支撑架通过四个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中玉,未经沈中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2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罐体的UASB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臭氧环境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