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2048.1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欣;魏晓东;朱章全;柳溪;全黄河;杨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06 | 分类号: | B65D88/06;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王苗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罐式集装箱(简称为“罐箱”)可用于装载化工原料、食品等介质便于这些介质的运输,对于一部分化工原料,如沥青,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对于一些食品如牛奶、啤酒等,则需要对其制冷。总而言之,从罐式集装箱的角度而言,需要对其内的介质进行必要的温度调节以满足储运或使用要求。现在常用的手段是仅在罐式集装箱的罐体外表面设置供传热介质循环的管路系统,实现与罐内介质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对罐内介质的温度调节,或仅在内部设置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
为了满足罐箱内介质的换热需求,特别是需要大功率换热时,换热面积需求也相应较大,仅在罐体外部设置换热管,换热面积不够。
当罐内液位较低时,罐外换热管的高度会高出罐内液面,高出液面以上的换热管会降低整个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解决现有技术中罐箱需大功率加热时,换热面积不够的问题;以及换热装置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和用以对罐体内盛装介质加热或制冷的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和换热源;所述第一换热管路设置于所述罐体外表面的底部区域;所述第二换热管路设置于所述罐体内并靠近罐体底部;换热源用以提供换热介质而对罐体内介质加热或制冷,所述换热源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
优选地,所述换热源包括至少一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数量为一个,换热装置通过连接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且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经由所述控制阀的控制使得所述换热装置选择性地仅连通第一换热管路、仅连通第二换热管路或同时连通两换热管路。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数量为两个,两换热装置均通过连接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且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经由控制阀的控制使得两换热装置均能够选择性地仅连通第一换热管路、仅连通第二换热管路或同时连通两换热管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包括多根沿所述罐体纵向延伸的换热管,各换热管从罐体底部纵向中心线向罐体两侧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相对于所述罐体外表面拱起并焊接在所述罐体外表面,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罐体外表面合围成供换热媒介流通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外形长度方向与所述罐体的纵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换热盘管不高于所述罐体10%容积所对应的液位高度。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表面布置有至少两横向设置的支撑板,各支撑板沿着罐体纵向间隔分布,所述换热盘管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系统同时设置了罐体内的换热管路和罐体外的换热管路,增加了换热面积,用户可根据换热功率要求或液位变化灵活使用不同的换热管路。设置于罐体内的换热管路在罐体内介质较少时,罐体内的换热管路与罐体内介质直接接触,传热效率高;当罐体内的换热管路露出液面时,通过罐体外部换热管路,能将罐内底部介质充分加热,使罐内残留液体蒸发或汽化;当需要大功率换热时,罐体内的换热管路与罐体外的换热管路同时联合使用,能满足大功率换热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既能满足用户要求,也能达到提高传热效率、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实施例的侧向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罐体;101、外表面;102、内表面;11、罐体本体;12、封头;2、换热系统;211、第一换热管路;2111、换热管;2112、连通管;212、第一换热装置;213、媒介进出管;221、第二换热管路;2211、换热盘管;2212、管接头;222、第二换热装置;223、媒介进出管;231、连接管;232、连接管;23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2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