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1812.3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涛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范烁;李洪福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生态科技创***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PDA等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以及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经常在车上完成对电子设备的充电,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车载充电器对所述电子设备充电,且所述车载充电器输出端通过充电线比如USB连接线输出电能给电子设备,这种方式不具有便利性,每次充电均需人为插拔充电线,费时费力,不利于行车安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这种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电子设备进行感应式充电,具有电能转化效率低、发热大、充电速度慢、体积大、不易携带和电磁波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缺点;同时车辆行驶过程中难免存在行车不稳和波动情况,如何提供一种灵活便携且能够保证电子设备在车内具有稳定的充电环境,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灵活便携、保证电子设备充电稳定性的电子设备充电板及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板,所述充电板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提供电能的供电部;与供电部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将所述供电部提供的电能输出至电子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磁力的电磁线圈;以及与所述电磁线圈相互串联接在所述供电部输出回路,用于控制所述电磁线圈是否通电的开关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永磁部件,该永磁部件磁性与通电时的电磁线圈磁性相反,且所述永磁部件产生的磁力与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值;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检测充电板是否处于物体接近状态的传感器芯片;以及连接所述传感器芯片和开关电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传感器芯片传输过来的充电板处于物体接近状态的检测信号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闭合的控制芯片;进一步地,所述供电部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源输入接口;和/或封装在壳体内的充电电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电极板或条状电极;另外,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输入端与供电部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检测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接触的电子设备电极部件极性的极性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极性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极性检测模块得到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极性与电子设备电极部件的极性相适配的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电池的电量和类型的电池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得到的检测结果采用预设的充电方法向电子设备电池充电的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设备有效性的有效性检测模块;连接有效性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有效性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为有效电子设备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第三控制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过电流保护模块;过电压保护模块;过电量保护模块;和/或过温保护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涛,未经荆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1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力输送装置用集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无电池电蚊拍及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