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rduino的红外测距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0370.0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乔冰;潘晓伟;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冰;潘晓伟;孙霞 |
主分类号: | G01C3/08 | 分类号: | G01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周诚实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duino 红外 测距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rduino的红外测距报警系统,属于红外测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线作为一种特殊的光波,具有光波的基本物理传输特性—反射、折射、散射等特点,且其技术难度不大,构成的测距系统成本低廉,性能优良,便于民用推广。红外传感器具有光束发散小,定向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可提高系统的测距和定向精度。目前,已有的测距系统所用的测距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测量时间差的基础上,而测量时间的方法主要有脉冲方式和调频-连续波方式。这两种测量方式都是以模拟电路来实现,由于器件延时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红外测距技术存在的通过模拟电路实现导致的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红外测距报警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rduino的红外测距报警系统,包括:Arduino控制器、红外编码模块、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接收电路、报警驱动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Arduino控制器的红外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红外编码模块的红外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编码模块的编码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的编码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红外信号输出端与所述Arduino控制器的红外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rduino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驱动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红外发射电路发送红外光束,遇到障碍物折返后再通过红外接收电路接收,并将接收的红外光束转换成电信号后获得物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阈值确定是否报警,该系统不仅性能稳定、精度高,而且其能在恶劣环境下进行作业,能够探测的距离为10cm-80cm,分析判断险情的速度快,准确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Arduino的红外测距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rduino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DC0831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输出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红外测距报警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Arduino控制器、红外编码模块、红外测距模块、红外接收电路、报警驱动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Arduino控制器的红外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红外编码模块的红外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编码模块的编码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的编码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红外信号输出端与所述Arduino控制器的红外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rduino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驱动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显示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Arduino控制器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显示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Arduino控制器的数字I/O被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包含有6个可用的I/O管脚,即管脚2到管脚7和管脚8到管脚13。除了管脚13上接了一个1K的电阻之外,其他各个管脚都直接连接到ATmega上。电路中在每个I/O管脚上加的那个1K电阻被称为限流电阻,由于发光二极管在电路中没有等效电阻值,使用限流电阻可以使元件上通过的电流不至于过大,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冰;潘晓伟;孙霞;,未经乔冰;潘晓伟;孙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0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静簧片电子测量工装
- 下一篇:基于环型拓扑结构的输电线路杆塔倾斜探测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