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立管洞混凝土浇灌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0198.9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鲁国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国寅 |
主分类号: | E04F17/08 | 分类号: | E04F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立管洞 混凝土 浇灌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总管道系统或给水管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立管洞混凝土浇灌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给排水楼层立管补洞工作是给排水安装工作的难点,其主要采用泡沫板和其他材料板材吊模等方式,立管表面水泥浆腐蚀多,立管四周漏水现象多,耗时大,且补洞工作结束后由于施工特点造成操作空间狭小,给下道工序的泥工、油漆工的作业带来较大的困难,施工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目前还缺乏相关工艺及技术成熟的产品应用于给排水立管洞的混凝土浇灌工艺中。
现有技术中有一公开号为CN 201521760U的输油管堵漏器,它属于油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输油管线的维修存在不易操作、施工效率低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该输油管堵漏器包括上管箍、下管箍,上管箍的一端及下管箍的一端设有销孔,并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上管箍的另一端及下管箍的另一端设有螺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上管箍及下管箍的内表面开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密封垫。该输油管堵漏器具有封堵效果好、操作简单、封堵效率高及安全性能好的优点,但是该装置无法解决上述建筑排水楼层立管补洞工作是给排水安装工作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排水楼层立管补洞工作耗时大、操作不便等问题,并着重解决漏浆、给立管表面腐蚀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重复使用的用于立管洞混凝土浇灌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与立管14外表面贴合的立管套件15和用于夹紧固定立管套件的箍件6,所述的立管套件由左抱体17和右抱体18构成,左抱体及右抱体的中心各开设有一等径的半圆孔并在左、右抱体的底部沿半圆孔设有凸沿16;所述的箍件由两个半圆环形的夹套组成,夹套的上表面沿内表面设有与左、右抱体上的凸沿相对应的环形槽,两个夹套端部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两个夹套的尾部为活动连接。
所述箍件的两个夹套端部设有连接耳,尾部具有凹凸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通过竖轴活动连接,夹套绕竖轴旋转,连接耳上设有销孔,所述的两个夹套的连接耳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销轴是一尾部带有定位销的T形螺杆,T形螺杆穿过所述的销孔与一元宝螺帽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耳。
两个夹套端部和尾部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销孔,所述的两个夹套的连接耳均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销轴是一尾部带有定位销的T形螺杆,T形螺杆穿过所述的销孔与一元宝螺帽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耳。
所述立管套件的左抱体及右抱体的主体形状为矩形或圆形结构,矩形或圆形结构的中心开设有一半圆孔并在矩形或圆形结构底面沿半圆孔设有凸沿,所述的凸沿及半圆孔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吻合。
所述的立管套件采用聚烯类材料;所述的箍件采用弹性体材料。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漏浆造成立管表面腐蚀及施工工序复杂、耗时长等问题,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同时使施工质量明显提高,施工时间大幅缩短,同时也节省了清除立管表面水泥浆的时间。时间及物料成本也显著降低,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B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夹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夹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的右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管套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左抱体或右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如图所示,图中:图中 1.上表面 2.内表面 3.环形槽 4.竖轴 5.T形螺杆 6.箍件 7.连接部 8.连接耳 9.凹槽形销孔 10.圆柱形销孔 11.端部 12.尾部 13.元宝螺帽 14.立管 15.立管套件 16.凸沿 17.左抱体18.右抱体 19.楼板 20.地面;
指定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国寅,未经鲁国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01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管外护板安装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塑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