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空警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9914.1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蓓蓓;周永春;杨生;陈显真;王玉生;刘晓雅;李艳艳;周平;卢赞;邓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陕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空 警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空警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防空警报系统。
背景技术
人民防空警报系统是专为人民防空警报所设置的系统,一般是有线和无线双重控制系统。
人防报警工程地点隐蔽,分布范围大,部分设在通信基站少的城市郊区,造成建设基站或铺设线缆成本高,对重点区域防护目标和远距离区域的监控上存在问题,盲区多,维护工作量大;目前防空警报设备无线通信通常采用超短波方式,该通信方式受距离和视距限制,通信距离短,易受电磁干扰,会出现通信误码,警报准确性差。如果要将警报执行情况回传给指挥中心,还需要另外建立一套包括通信基站在内的通信设备来进行警报的回传事务。指挥中心等机构的不同的计算机终端设备的时间可能是不一致的,重要的是,在进行报警时,时间精确是一个重要的报警质量指标,但是利用现有的系统设备,无法达到一个时间精确校准的效果。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防空警报系统,建设成本高,盲区多,且容易出现通信不同步及误码,导致终端的报警有时间误差或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防空警报系统,使用了北斗卫星、授时机,含有北斗信号收发器的防空警报控制装置,能解决警报系统的建设成本高、盲区多,通信和警报执行时间发生时间误差和通信发生误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防空警报系统,包含计算机,统控指挥机,还包括
北斗卫星,防空警报控制装置,授时机;
计算机与统控指挥机相连,统控指挥机与北斗卫星无线连接,北斗卫星与防空警报控制装置无线连接,计算机与授时机相连。
进一步,授时机配置接收北斗卫星的时间数据的天线,为内置式或外置式。
进一步,防空警报控制装置包含有面板,壳体,功放,显示屏,扬声器,北斗信号收发器,北斗天线,第一控制卡,超短波信号接收器,有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控制卡,手动控制键组,警报控制器;
北斗信号收发器、第一控制卡、功放、超短波信号接收器,有线信号接收器和第二控制卡位于壳体腔内,显示屏和手动控制键组位于面板与壳体闭合形成的箱体的外表面;
北斗天线与北斗信号收发器相连,北斗信号收发器与第一控制卡相连,第一控制卡与警报控制器相连;
超短波信号接收器与第二控制卡相连,有线信号接收器与第二控制卡相连,第二控制卡与第一控制卡相连;
警报控制器与扬声器相连;
手动控制键组与警报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手动控制键组设置有电源开关触键、报警启停触键、报警种类触键、音量调节触键。
进一步,报警种类触键包含预先键、空袭键、灾警键、解除键。
进一步,手动控制键组位于面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显示屏包含电压显示位、电流显示位和时间显示位。
进一步,北斗天线为内置式或外置式。
进一步,扬声器位于壳体外部。
进一步,警报控制器位于壳体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指挥中心利用北斗卫星发放北斗指令,防空警报控制装置接收北斗指令,警报控制器的状态还能反馈回指挥中心,如果未成功报警,还可进行补救。由于信号来源是北斗卫星,且北斗指令一般是以短报文形式发送接收,因此,能降低人防警报成本,覆盖无盲区,提高报警的准确可靠性以及信息的安全性。重要的是,由于使用与接收北斗卫星时间的授时机,指挥中心的计算机可以实时或预定精确的北斗卫星时间进行北斗控制指令的发送。以使防空警报控制装置执行报警行为的时刻精准,减少时间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空警报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陕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陕西诺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9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质灾害智能化多通道遥测系统
- 下一篇:M-BUS从机通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