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8549.2 | 申请日: | 2014-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肯德姆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91 | 分类号: | F16L37/09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快速接头是一种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连通或断开的接头,目前市场上的快速接头与管路连接的一端多为通过螺纹螺孔固定连接,使得接头和管路之间的连接安装不便,当管路或接头损坏后,拆卸维护不便,且快速接头连接件之间连接不牢固,当产生相对的拉力时,容易使快速接头与连接件之间分离,出现不能正常作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拆卸简单,工件可靠性强,结构强度高,稳定性高的快速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接头,包括连接管和套设于连接管上的卡套,所述连接管中心设有空腔,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套设有环套,所述第一端对应于环套处呈圆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环套对应于凸块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卡块,所述卡套包括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套设于环套上,所述第二卡套套设于第二端上,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二卡套处,所述第二通孔内活动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套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管中心设置从连接管两端开口的空腔,且连接管由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构成,然后在第一端上套设环套,且在第一端对应于环套处呈圆周设置截面呈三角形的凸块,然后在环套对应于凸块处设置第一通孔,且在第一通孔内滑移连接第一卡块,再在环套上套设第一卡套,在第二端套设第二卡套,然后在第二端对应于第二卡套处设置第二通孔,并在通孔内滑移连接第二卡块。当安装连接时,将第一卡套与第一卡块分离,使得第一卡块向相对于凸块处的另一方向滑动,使得管路可以套设于第一端上,且管路内壁抵设于凸块上,且管路置于环套与第一端之间,然后将第一卡套滑动使得第一卡套内壁与第一卡块抵触,使得第一卡块通过第一通孔向相对于第一端的方向滑动,并抵设于管路外壁上,使得管路通过第一卡块与凸块被固定于连接管上,且不能移动,此种设置提高了管路与快速接头之间的安装效率,且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稳定性,然后滑动第二卡套使得第二卡套与第二卡块分离,使得第二卡块向相对于第二卡套的方向滑动,使得连接件可放置于第二端内,然后将第二卡套与第二卡块抵触,使得第二卡块通过通孔向相对于空腔的方向滑动并抵设于连接件相对于第二卡套的一侧表面上,使得连接件通过第二卡块的抵触连接被固定于连接管相对于第二卡套的一端内,通过此种设置方便了快速接头与连接件之间的安装连接,且进一步提高了快速接头的结构强度,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套对应于第一端的表面上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底边较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卡套上,所述第二卡套对应于第二端的表面上设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底边较大的一端连接与第二卡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卡套对应于第一端处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截面呈直角梯形的凸起,且凸起底边较大的一侧连接固定于卡套上,且第一凸起的直角边的一侧对应于第二端,在第二卡套对应于第二端处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截面呈直角梯形的凸起,且凸起底边较大的一侧连接固定与第二卡套上,且第二凸起的直角的一侧对应于第一端,当卡套在连接管上滑动时,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对应于卡套的一端抵触于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斜边的一端,增大了卡套与连接管之间相对于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处的间距,使得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向相对于卡套处滑动,使得管路或连接件可安装于连接管上,或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然后将卡套移动回原来的位置时,卡套上的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斜边推动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向远离卡套的方向滑动,当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远离卡套的一侧平行面与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相对于卡套的一侧表面抵触后,第一卡块或第二卡块被固定于通孔内不能移动,固定连接管上的管路或连接件相对于连接管不发生移动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快速接头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套对应于第二卡套的一端内壁设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卡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位于第一卡套和第一凸起之间,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三挡圈,所述第三挡圈位于第一挡圈与第二挡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肯德姆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肯德姆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8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