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感应式压力平衡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7194.5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伟;邹平国;张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 | 分类号: | F16K3/1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感应 压力 平衡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感应式压力平衡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在流体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且大多数闸阀在管道系统中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强,所以对闸阀的力学稳定性有相当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闸阀能在较大的压力下可以正常开启和关闭。普通闸阀在设计时仅考虑了其在充满介质时整体所应承受的最大压强,同时也假设闸阀高压侧压力与阀腔内的压力相等,但闸阀在特殊工况下会存在“锅炉效应”,即异常工况下的外部热源作用于阀体内部,使阀腔内的实际压力大于闸板高压侧的压力,此时闸板上下游两个密封面会同时靠紧阀座,开启闸阀时则需要克服闸板与阀座间的两个摩擦力。当“锅炉效应”产生的阀腔与闸板高压侧的压力差达到一定极限,闸阀驱动机构的设计开启力矩将无法克服闸板与两个阀座间的摩擦力,致使阀门无法开启,当压力继续升高时,阀门本身的力学稳定性及密封性将会受到破坏。在实际应用中,为防止“锅炉效应”的产生,需要及时感知阀腔与闸板高压侧的压力差并及时加以平衡,但闸阀闸板高压侧与阀腔内压力差较为难以测定,且测定后如何及时卸除压力差也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感应式压力平衡闸阀,其可自动平衡闸板高压侧管道和阀腔间的压力,避免产生“锅炉效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感应式压力平衡闸阀,所述闸阀包括具有阀腔的上阀体、具有高压腔的高压侧阀体、具有低压腔的低压侧阀体、可在所述阀腔内及高压侧阀体和低压侧阀体之间滑动的闸板,所述闸阀还包括一用于平衡阀腔与高压腔的压力的压力平衡机构,所述压力平衡机构包括电动阀或电磁阀、盛装有压电材料的函箱,所述电动阀或电磁阀通过连通管分别与所述阀腔和高压腔相连通,所述函箱通过连通管分别与所述阀腔和高压侧管道相连通,所述电动阀或电磁阀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函箱两端处的压电材料相电连,当所述高压腔和阀腔之间的压力差大于设定压力差时,所述电动阀或电磁阀连通,所述阀腔和高压侧管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压电材料为石英或锆钛酸铅。
优选地,位于所述函箱相对的两端处的压电材料均连接有一导线,所述导线与函箱相绝缘,所述导线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动阀或电磁阀的两极。
优选地,所述上阀体和高压侧阀体上均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函箱、电动阀或电磁阀均通过连通管连接于所述通孔处。
更优选地,所述连通管通过承插焊接或内螺纹连接于所述上阀体或高压侧阀体。
优选地,所述电动阀为电动球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压电材料可自行感知闸阀闸板高压侧与发墙内的压力差,无需通过其他测量装置测定。2、平衡阀腔内介质和高压侧管道内介质的压力的电动阀或电磁阀可自动连通和关断,无需外力介入,且任何时间均可自动连通和关断,自动化程度很高。3连通电动阀或电磁阀的触发信号来自于压电材料产生的感应电压,且触发信号与阀腔内和高压侧管路内的介质压力同步,超过设定压力差即连通电磁阀或电动阀,无滞后时间。3、由于连通管内径较小,在电动阀或电磁连通后,两侧介质流动量较小,压力平衡后即关断,以最小的介质流量达到了阀腔和高压侧管路压力的平衡,对闸阀截流效应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阀体;11、阀腔;12、阀座;13、阀盖;2、闸板;21、阀杆;3、高压侧阀体;31、高压腔;4、低压侧阀体;41、低压腔;5、压力平衡机构;51、连通管;52、导线;53、函箱;5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7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会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综合处理数据的服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