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3879.2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岭 |
主分类号: | B65H75/26 | 分类号: | B65H75/26;B65H7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信号线、耳机线、电源线、数据线均是按照国家标准统一制造,其长度也基本是统一的,而这些线缆在进行设备间的连接时会出现线缆过长,尤其当手持移动电源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充电时更会由于线缆拖沓而造成不便。另外,耳机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只使用单只耳塞、另外一只耳塞闲置不用的情况,例如侧身休息时只需戴一只耳塞获取电子设备的音频信息,又如需要一心两用时,一边通过单只耳塞获取电子设备中的音频信息、一边需要获取外部环境信息时,以及其他需要只使用单只耳塞而导致另外一只耳塞无处放置、感到不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收纳装置,解决了目前所使用的线缆有时会过长拖沓造成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包括壳体、绕线装置和锁紧装置,所述壳体中部设有对穿孔并且壳体的侧壁上开有接通对穿孔的侧孔,所述绕线装置的底部和侧壁开有相互连通的“L”形孔,绕线装置的外径上设有供线缆缠绕的螺纹形凹槽,绕线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对穿孔内并且“L”形孔的侧口和侧孔位置相对应;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侧孔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是由前盖和后盖通过铰链连接构成的,在所述前盖和后盖实现开合的一侧上设有咬合装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位于“L”形孔的侧口上方的绕线装置外壁和对穿孔内壁螺纹连接,位于“L”形孔的侧口下方的绕线装置外壁和穿孔内壁之间存在大于待绕线缆直径的间隙。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锁紧装置中部设有椭圆形通孔,椭圆形的短直径和待绕线缆直径相同。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上设有三个对穿孔,分别为一个母对穿孔和两个子对穿孔,待绕线缆的母线缆穿过母对穿孔,子线缆穿过子对穿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将一定长度的线缆进行缠绕收纳,并且很好的保护起来了,避免了线缆过长拖沓造成的不便;进一步的壳体采用可开放式结构,有利于装置内部的检查、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绕线装置,3为锁紧装置,4为对穿孔,5为侧孔,6为“L”形孔,7为待绕线缆,8为铰链,9为咬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包括壳体1、绕线装置2和锁紧装置3,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对穿孔4并且壳体1的侧壁上开有接通对穿孔4的侧孔5,所述绕线装置2的底部和侧壁开有相互连通的“L”形孔6,绕线装置2的外径上设有供线缆缠绕的螺纹形凹槽(即从上向下倾斜蔓延的凹槽),绕线装置2设置在壳体1的对穿孔4内并且“L”形孔6的侧口和侧孔5位置相对应;所述锁紧装置3设置在侧孔5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是:当旋转绕线装置2时,位于绕线装置2的对穿孔4底部的线缆静止不动,裸露在壳体1外侧的侧身引出线缆随着绕线装置2的同向持续旋转而有序收纳进入壳体1并缠绕在绕线装置2外侧,线缆调节到所需长度时,使用壳体1上的锁紧装置3将线缆锁紧,防止线缆外出。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包括壳体1、绕线装置2和锁紧装置3,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对穿孔4并且壳体1的侧壁上开有接通对穿孔4的侧孔5,所述绕线装置2的底部和侧壁开有相互连通的“L”形孔6,绕线装置2的外径上设有供线缆缠绕的螺纹形凹槽即从上向下倾斜蔓延的凹槽,绕线装置2设置在壳体1的对穿孔4内并且“L”形孔6的侧口和侧孔5位置相对应;所述锁紧装置3设置在侧孔5处,所述壳体1是由前盖和后盖通过铰链8连接构成的,在所述前盖和后盖实现开合的一侧上设有咬合装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岭,未经张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3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案推车
- 下一篇:一种环绕型纺织用纱线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