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越冬日光温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0905.6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钰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钰嘉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冬 日光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越冬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部部分地区,如:新疆北部,一方面,由于该类地区无霜期时间短,温室种植需要密封保温的时间长,空气湿度不易排出,而现行温室的水平种植床由于排水性能不好,往往造成地温过低,土地及空气湿度过大,从而导致病虫害易发、难治,大大增加了种植难度和外向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蔬菜品质;另一方面,由于地温过低,越冬生产需要进行地暖加温才能进行,现行温室的地暖加温技术,存在设备复杂、安装成本高、运行昂贵,导致地暖增温的经济效益大大下降,从而造成普通地暖在难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冬日光温室,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满足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及冬季日光温室生产的需要,使温室生产的潜力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越冬日光温室,包括墙体、连接于墙体上部和地面之间的外层拱架、连接于温室内的立柱上部与地面之间的内层拱架,以及设置于温室内的种植床,所述外层拱架与内层拱架之间设置有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床分为上下两层,还包括太阳能地暖装置,所述太阳能地暖装置包括设置于种植床下方的支管,以及水平设置于种植床侧方的采集管,所述支管同采集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种植床上下两层之间落差为15cm-30cm。
优选的,所述支管相互之间间隔为25cm-35cm,且支管沿种植床落差方向倾斜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了冷床技术,有效隔绝了外界低温地面对温室内部地面的热传导,减少了地温的损失以及早晨升起棉帘时种植区域的温度波动;
2、种植床分上下两层大幅增加了温室内部地面的采光面积,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能有效储存大量热量,从而有效提高地温5度以上;
3、使用太阳能地暖,通过吸收太阳能,提升支管内液体温度,结合台式种植床的特殊结构,实现系统内液体的自动循环,从而达到大幅节约燃料及地暖增温系统成本,大幅提高地温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外层拱架;3-立柱;4-内层拱架;5-冷床;6-种植穿;7-支管;8-采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越冬日光温室,温室高度3.5米,内跨8.5米,温室包括墙体1,墙体1采用土打墙,底座3.5米,内外双层拱架,分别为连接于墙体1上部和地面之间的外层拱架2以及连接于温室内的立柱3上部与地面之间的内层拱架4,外层拱架2采用双层膜结构,膜之间为空气隔热层。内层拱架4上覆盖防水保温膜,内外拱架间距在1米以上,内拱架底座与外拱架底座间距1.5米,外层拱架2与内层拱架4之间下挖形成冷床5,冷床5深度大于等于本地冬季冻土层深度,宽度大于1.5米,将冷床5取出土堆砌成种植床6,种植床6分为上下两层,两层落差大于15cm小于30cm,还包括由支管7和采集管8构成的太阳能地暖装置,其中支管7沿温室长度方向纵向排列设置于种植床6下方,相互之间间隔25-35CM且沿种植床6落差方向倾斜安装,采集管8水平安装在种植床6侧方台阶处并涂刷成黑色,从而吸收太阳能提采集管8内液体温度形成温度差,由液体热上冷下原理,达到液体在太阳能地暖内的自循环,最终提升支管7内的液体温度,从而大幅提升种植床6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钰嘉,未经陈钰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0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树透气排水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植物扎景拼装式圆形亭造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