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套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0302.6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航博;方晓军;权银虎;赵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套 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拆卸传动轴上的轴套所需的轴套起子。
背景技术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零件,在机械领域是常见的基本零件。轴在作业过程中,不但要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而且一些轴同时需要密封,密封一般又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动密封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而具有旋转动密封的设备长时间运转会出现动密封件伤轴的现象,因此为了保护轴,往往在轴上与动密封配合处镶嵌轴套。
一般的轴套表面镀铬,非常光滑,很难用手直接起出,而且轴套上一般都有键槽和O型密封圈,加大了装拆的阻力,造成轴套拆卸困难,因此工人通常采用其他工具敲击轴套,以使其松动脱落,但此种方式容易造成轴套表面损伤,同时需要的时间长,设备停产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不但影响设备生产,还易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轴套起子,使其拆卸轴套方便、快捷,避免轴套损伤,减少设备停产时间和工人劳动强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套起子,包括套装在轴套外部的由两块半圆环组成的卡轴套和设置在卡轴套外侧的防脱套筒,防脱套筒与卡轴套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半圆环的底端设置有与待起轴套的倒角角度相一致的倒角。
所述防脱套筒的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上提把手。
所述卡轴套的内径与待起轴套的外径相一致。
所述卡轴套的径向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防脱套筒上设置有安装螺栓的与螺纹孔配合的安装孔;
所述螺栓穿过螺纹孔和安装孔将防脱套筒和卡轴套连接。
所述螺栓至少为3个。
所述上提把手与防脱套筒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卡轴套底端的倒角与待起轴套的外圆倒角配合,提供起出轴套的轴向力;防脱套筒可防止在起轴套过程中卡轴套的底部倒角和待起轴套的外圆倒角脱开;再通过螺栓限制卡轴套和防脱套筒之间的轴向窜动,利用上述装置可以对轴套不做任何改动和伤害的情况下通过上提把手起出轴套,省时省力,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不影响设备生产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轴套起子的半剖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组成卡轴套的半圆环的示意图。
图4是卡轴套的俯视图。
图5是组成卡轴套的半圆环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轴套;2、卡轴套;3、防脱套筒;4、上提把手;5、轴;6、外筒;7、O型圈;8、键;9、螺栓;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套起子,该轴套起子用于将轴5上的轴套1起出拆卸,轴5安装在外筒6内,轴套1镶嵌在轴5上,该轴套起子包括套装在轴套1外部的卡轴套2和设置在卡轴套2外侧的与卡轴套2通过螺栓9连接的防脱套筒3,防脱套筒3可防止在起轴套1过程中卡轴套2的底部倒角和待起轴套1的外圆倒角脱开。
为了更为方便的省力的将轴套1起出,所述防脱套筒3的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上提把手4,即上体把手4是两个。
一般,轴套1上设置有键8和O型圈7,这给轴套1的起出增加了相当大的阻力,因此为了更为方便的将轴套1起出,卡轴套2的内径与待起轴套1的外径相一致或者略大于待起轴套1的外径。
如图4、5所示,所述卡轴套2由两块半圆环组成,即卡轴套2是由表面开设有两条S宽的通槽,且该两条通槽是对称设置的管状圆筒组成,如图2、6所示,卡轴套2底端设置有与待起轴套1底端的倒角角度相一致的倒角,利用半圆环底端倒角与轴套1之间的摩擦力,抓紧轴套1。
如图1和3所示,在卡轴套2的径向上设置螺纹孔10,防脱套筒3上设置有安装螺栓9的安装孔,卡轴套2和防脱套筒3之间通过螺栓9连接,即螺栓9先穿过防脱套筒3上的安装孔,再穿过卡轴套2上的螺纹孔10,将卡轴套2和防脱套筒3连接。
轴套起子的操作步骤:1)、在准备起出轴5上的轴套1之前,需先将两块半圆环形状的卡轴套2对称的放在轴套1的外侧,并用力推紧卡轴套2,使卡轴套2和轴套1较好的贴合,以确保防脱套筒3的顺利下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0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管卡箍压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支架拆卸用的快速拔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