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温、隔离多功能医疗救助帐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0287.5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2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静晨;杨钧;李晓雪;郝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静晨;杨钧;李晓雪;郝昱文 |
主分类号: | E04H3/08 | 分类号: | E04H3/08;E04H15/18;E04H15/10;E04H15/14;E04H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温 隔离 多功能 医疗 救助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灾害中伤员救治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控温、隔离多功能医疗救助帐篷。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类生产、生活等突发事故灾难也日益增多,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和快速、安全的转运后送是降低灾后伤员伤死率、伤残率的关键。在现场救治和转运过程中,伤员在各类有害或恶劣环境下需要便携式、多功能救治、防护和隔离装备的保护。比如对有毒化学品泄漏、化学武器袭击等外部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需要对伤员进行快速的防化保护;而对于传染性病人则需要对该病人进行防传染隔离。在严寒气候条件下,及失血性休克伤员低体温需要进行升温保暖救治措施;对于中暑、热射病及颅脑损伤等高热伤员,则需要进行物理降温的救治手段。
但是目前,我国在各类有害或恶劣环境下,便携式、多功能伤员救治、防护和隔离特殊装备的研发领域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救援用装备技术的落后,使得各级救援队伍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灾害救援任务的要求。在救援过程中,由于很多伤员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救护和隔离,造成伤员在现场救治和转运过程中暴露时间较长导致二次损伤增加伤亡,甚至传染源的扩散而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被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一种控温、隔离多功能医疗救助帐篷。该帐篷不仅能够防风、防雨,而且还可以根据伤员情况调整帐内温度,而且还可以实现对伤员的防化保护或防传染的隔离。该帐篷试图满足各类有害或恶劣环境下,伤员救治、防护和隔离的特殊需要,有效降低灾后伤员的伤死率和伤残率。必要时,为医疗手术提供一种无菌环境在灾害现场进行手术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控温、隔离多功能医疗救助帐篷包括支架、柔性篷体,支架将篷体支起后内部形成一个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具有开/合结构的帐篷门;
活动空间内包括有除尘除菌的风淋室、安置和治疗病人的病房;所述风淋室设置在帐篷门处,人和仪器设备经风淋室进入病房;
构成活动空间的篷体包括侧面墙体和篷顶,所述侧面墙体为多层构造,就其横截面而言,从外到内依次为:防水密封层、保温层、换热器、导热介质层、隔热层;篷顶由柔性防水保温材料制成。
所述救助帐篷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换热器进行制冷或制热的温控系统;换热器通过管路与温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病房内近顶部设置有等压仓,等压仓内部为从上向下逐渐放大的喇叭形状;等压仓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微小通孔,等压仓上部开口通过管路与换气系统连接;所述换气系统通过所述微小通孔将外部空气吹入所述病房,或将所述病房内的空气过滤后排出。
进一步,所述侧面墙体上设置有被动换气孔,被动换气孔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当所述换气系统向所述病房内吹入气体时,所述病房内形成一定正压;当所述换气系统向外排出气体时,所述病房内形成一定的负压。
进一步,所述导热介质层中的导热介质由气态或液态导热介质制成;优选地,导热介质为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
进一步,所述篷顶双层设计,其包括柔性防水保温水层和柔性核辐射屏蔽层;所述侧面墙体还包括柔性核辐射屏蔽层,该辐射屏蔽层由柔性核辐射屏蔽材料制成;所述核辐射屏蔽材料为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或含有钽的复合纤维。
进一步,所述温控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制热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所述侧面墙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换气系统包括气泵、空气过滤装置和换气智能控制系统;换气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帐篷内部空气质量监控器、帐篷外部空气质量监控器、智能终端、控制器以及三位四通电磁阀;智能终端根据所述监控器的所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泵正向或反向运转,即向帐篷内输送空气或抽出空气;智能终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工位使气体在空气过滤装置中定向通过。
进一步,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等离子消毒模块、微粒收集模块、化学消减模块以及空气吸附模块;所述等离子杀毒模块包括一个具有强电场的腔体,腔体内充斥着等离子体、氧化性物质,从气泵中吹出的气体从所述腔体一端输入孔通入,从另一端的输出孔输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腔体中电离分解;所述微粒收集模块内设置有形成静磁场的正负电极,从所述腔体的输出孔输出的气体在所述正负电极间流过,气体中被电离的颗粒物被所述正负电极吸附;所述化学消减模块则用于还原消减所述微粒收集模块中输出气体中氧化物物质;所述空气吸附模块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微小颗粒过滤层,用于进一步对从所述化学消减模块中输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静晨;杨钧;李晓雪;郝昱文,未经郑静晨;杨钧;李晓雪;郝昱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0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透明型儿童游泳池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格构承重H型钢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