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7107.8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飞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5 | 代理人: | 李亚萍 |
地址: | 40400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门把手有多个安装位置的门锁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门锁而言,根据安装在门的左边或右边,可分为左开门安装或右开门安装。不同的开门方向,把手的朝向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希望门锁能提供把手的不同朝向。而且,在正常状态下,为了方便施加操作的力于把手上,把手的长度一般是突出于门锁面板之外的。但是,这样增加了门锁的包装体积,对于门锁的运输可能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可使门把手有多个安装位置的门锁结构。
本文提出的一种门锁结构,包括门锁面板、门把手和把手限位座。所述把手限位座设置在所述门锁面板内侧,所述把手限位座与所述门把手配合以限制所述门把手的旋转角度。所述门锁面板包括第一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和第二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使得所述把手限位座可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或所述第二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螺锁至所述门锁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对应所述门锁结构的左开门安装和右开门安装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对应所述门锁结构的左开门安装和右开门安装其中另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把手包括把手轴和与所述把手轴连接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门锁面板外侧,所述把手轴贯穿所述门锁面板而进入所述门锁面板内侧,所述把手轴上固定安装有挡止件,所述把手限位座与所述挡止件配合从而限制所述门把手的旋转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把手包括位于所述门锁面板外侧的握持部,所述门锁面板还包括第三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当所述把手限位座在所述第三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安装至所述门锁面板时,从垂直于所述门锁面板的方向看,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门锁面板的周缘定义的门锁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把手包括位于所述门锁面板外侧的握持部,所述门锁面板还包括 第三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当所述把手限位座在所述第三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安装至所述门锁面板时,所述握持部的朝向与所述门锁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把手限位座在所述第一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或所述第二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螺锁至所述门锁面板时,所述握持部的朝向与所述门锁面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为螺锁型安装位置。
纵上所述,在上述门锁结构中,所述门锁面板包括第一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和第二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使得所述把手限位座可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一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或所述第二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螺锁至所述门锁面板,从而可选择性地实现左开门或右开门安装。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锁面板还包括第三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当所述把手限位座在所述第三把手限位座安装位置安装至所述门锁面板时,从垂直于所述门锁面板的方向看,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门锁面板的周缘定义的门锁范围内,从而减小门锁运输时的体积,方便运输且降低包装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右开门安装时门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门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左开门安装时门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门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运输状态时门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门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发明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发明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和图2,分别为右开门安装时门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和平面示意图。门锁结构包括门锁面板10、门把手12和把手限位座14。
门锁面板10用以安装至门(图未示)的表面上。门锁面板10包括面对门的面板内侧16和远离门的面板外侧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飞,未经周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