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降温的激光夜视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6017.7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陶小凯;李明;罗倩倩;祝传省;陈乃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55 | 分类号: | G03B17/5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激光 夜视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夜视仪。
背景技术
激光夜视仪采用激光光源做照明,通常激光的电光转换效率在50%以内,因此会有大量的电功率转换为热功率,而激光器的出光效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发热量会越来越大,如此反复,会造成温度过高,影响到出光功率和激光器的寿命。另外,激光器是安装在激光夜视仪内部,而激光夜视仪由于是室外安装设备,因此需要密封,从而会造成设备内部与外界空气隔离,在没有空气对流的条件下,只能靠激光夜视仪外壳与外部空气的热传导进行散热。而外壳为了美观和防止锈蚀,通常又会进行喷涂覆盖层,该覆盖层材料不利于导热。因此单纯的靠外壳表面与外部空气热传导,散热速度慢,而且如果温差不够,会造成散热不及时,进一步影响激光夜视仪的电光转换效率,因此要在使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保证激光夜视仪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大功率、远距离、顶载激光夜视的正常工作,需要保证夜视仪壳体与外部有较高的温差,并保证散出的温度能够及时被带走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降温的激光夜视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夜视仪主体和遮阳罩,所述的夜视仪主体和遮阳罩之间设置有降温装置,所述的降温装置包括隔热外罩、防护网垫、涡流管组件和冷气导流扩散基体,涡流管组件和冷气导流扩散基体设置在隔热外罩和防护网垫之间,冷气导流扩散基体与涡流管组件的冷气出口连接,涡流管组件的热气出口和压缩气体进气连接管接到隔热外罩之外。
为了使冷气均匀扩散,冷气导流扩散基体包括保温隔热层和导流散气管,保温隔热层隔在导流散气管和隔热外罩之间,导流散气管上设有进气口,导流散气管上密布有散气孔,导流散气管的进气口通过导流管与涡流管组件的冷气出口连接。
为了使冷气更均匀扩散,所述的冷气导流扩散基体还包括有匀气层,导流散气管设置在保温隔热层和匀气层之间。
为了进一步使冷气均匀扩散,所述的导流散气管为具有多个同心的圆环管的盘管,所有圆环管连通成一体,最外层的圆环管的上设有多个进气口,其中一个进气口上设有断气塞,其它进气口与涡流管组件连接,匀气层中设置有盘管槽,导流散气管设置在盘管槽中。
为了更进一步使冷气均匀扩散,所述的匀气层的材料采用海绵。
为了便于根据夜视仪主体的外壳温度来控制降温装置的工作,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与夜视仪主体的外壳接触。
为了适用于不同外形的夜视仪主体,所述的冷气导流扩散基体有多个,所有冷气导流扩散基体排列在隔热外罩的内表面上。由于冷气导流扩散基体有多个,便于排列成不同的表面形状,从而可适于不同外形的夜视仪主体。比如方型、球型或扇型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涡流管组件产生温度较低的冷气,同时产生的冷气不断通过冷气导流扩散基体流向夜视仪主体,从而对夜视仪主体起到很好的降温处理作用,从而实现自降温。本实用新型非常适用于大功率、室外使用、密封性好、顶载形式的激光夜视仪,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其在高温环境使用时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降温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降温装置去掉防护网垫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冷气导流扩散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阳罩,2、降温装置,3、夜视仪主体,4、压缩气体进气连接管,5、隔热外罩,6、防护网垫,7、涡流管组件,8、冷气导流扩散基体,9、保温隔热层,10、管接头,11、断气塞,12、匀气层,13、导流散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自降温的激光夜视仪,包括夜视仪主体3和遮阳罩1,夜视仪主体3和遮阳罩1之间设置有降温装置2。降温装置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与夜视仪主体3的外壳接触。从而能监测夜视仪主体3的壳体温度。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降温装置2包括隔热外罩5、防护网垫6、涡流管组件7和多个冷气导流扩散基体8,所有冷气导流扩散基体8排列在隔热外罩5的内表面上。涡流管组件7和冷气导流扩散基体8设置在隔热外罩5和防护网垫6之间,冷气导流扩散基体8与涡流管组件7的冷气出口连接,涡流管组件7的热气出口和压缩气体进气连接管4接到隔热外罩5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6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