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车开关万能操作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4288.9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情;魏大振;傅泽华;王树发;张晓东;储昭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67 | 分类号: | H02B11/16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开关 万能 操作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小车开关万能操作把手。
背景技术
电网发展日新月异,新建变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投运。由于小车式开关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易于维护等优点,在新投运的变电站中,10kV、35kV开关室内的设备普遍采用了小车式开关。由于小车式开关型号、性能不同,小车开关各自有专用操作工具,操作工具不统一的问题日益凸现,即便一个变电站也有差异,在操作时极易拿错,影响工作效率。
而目前变电站高压设备操作困难,集中表现在操作把手的设计上,变电站大多配备“Z”形摇把及操作把手,规格不一,形状各异。传统“Z”形摇把及操作把手,受力不均衡,操作中不能在同一轴线进行旋转操作,易产生偏移晃动。操作人员在快速旋转操作时,由于惯性,常发生“脱把”现象。同时由于规定操作过程必须戴绝缘手套,而传统摇把及操作把手易与绝缘手套发生缠绕,尤其是在动静触头快要合(分)时,绝缘手套正好缠住而无法摇动摇把,只能停止操作,松开缠绕的手套后,才能继续倒闸操作,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并且部分高压封闭式开关柜的操作孔过低,贴近地面,传统“Z”字型摇把,需要几十次将摇把插入操作孔旋转半圈再取出的重复过程才能完成操作,操作异常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携带方便的小车开关万能操作把手,能适用于各种小车开关操作,从而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操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小车开关万能操作把手的结构特点是:所述操作把手是由三节式操作杆和活动套筒卡头组成,所述三节式操作杆分为前杆、中间杆和尾杆;所述前杆的一端为螺栓结构,与活动套筒卡头配合连接;所述前杆的另一端与中间杆的一端呈直角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尾杆的一端通过销接形成可弯折的连接结构;在所述尾杆的另一端套装有绝缘层;以所述中间杆与尾杆呈直线设置形成所述操作把手对接地闸刀的操作;以所述中间杆与尾杆呈直角设置形成所述操作把手对手车进出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小车开关万能操作把手的特点也在于:所述操作把手采用不锈钢材料。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根据变电站常用的小车开关手动储能操作把手、接地闸刀操作把手、手车操作把手等的形状、规格、式样,设计一种万能操作把手,能有效解决变电站小车开关操作把手过多、规格不统一及操作现场放置混乱的情况发生;通过更换活动套筒卡头适应各种种小车开关操作需求,携带方便、实用性强、操作可靠;能有效缩短倒闸操作时间,使整个倒闸操作更加流畅,规范,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操作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2b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六角活动套筒卡头端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六角活动套筒卡头端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角活动套筒卡头端面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四角活动套筒卡头端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杆和尾杆的销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1活动套筒卡头;2前杆;3中间杆;4尾杆;5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35kV、10kV小车开关进出(工作位置、试验位置)、接地闸刀分合、小车开关储能操作的小车开关万能操作把手是由为三节式操作杆和活动套筒卡头1组成,并采用不锈钢材料;三节式操作杆分为前杆2、中间杆3和尾杆4;如图2b所示,前杆2的一端为螺栓结构,并与活动套筒卡头1配合连接,能方便拆装更换不同的卡头;使操作把手旋转操作时,还能产生向内顶住的受力;如图3a-3d所示,活动套筒卡头1一端分为四种结构,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小车式开关,另一端为内螺纹结构,并匹配前杆2的前部轮廓,从而可以套装在前杆2上;前杆2的另一端与中间杆3的一端呈直角固定连接,便于接地闸刀操作;如图4所示,中间杆3的另一端与尾杆4的一端通过销栓固定形成可弯折的连接结构,可最大旋转至90度;在尾杆4的另一端套装有加聚氯乙烯防滑绝缘层5,省去戴绝缘手套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障了人身和设备安全;以中间杆3与尾杆4呈直线连为一体设置形成操作把手对接地闸刀的操作;以中间杆3与尾杆4呈直角设置形成操作把手对手车进出的操作。
具体实施中,前杆2长度为120mm;在前杆2的80mm处设置为螺栓结构,用于固定更换不同的卡头(六角、四角等);即前杆2的前半段长度为40mm;如图2a所示,剖面的正方形边长为11mm,圆形半径为8mm;可直接用作储能把手;后半段长度为80mm;圆形半径为15mm;活动套筒卡头1为60mm;从而适用于手动储能或手车进出操作;中间杆3长度为240mm,圆形半径为15mm,并与前杆2呈90度固定连接,用于接地闸刀、储能操作;尾杆4长度为160mm;圆形半径为15mm;尾杆4尾部的绝缘层5长度为100mm,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池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池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42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箱式变电站
- 下一篇:负荷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