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2872.0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7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国;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瓯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26 | 分类号: | D02G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4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纱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辅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刺绣、缝制、织布、制绳、制线和针织等生活领域。传统的纱线,要么强力大,弹性差,不容易伸缩,光泽度差,手感差,挺括度差,要么韧性差,容易断裂,过针断线率高,品质差,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力大、弹性好、韧性好、光泽度好、挺括度好、不容易断裂的纱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纱线,由两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而成,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与反向加捻的复捻捻度之比为1.02:1~1.06:1。
优选地,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与反向加捻的复捻捻度之比为1.03:1~1.05:1。
优选地,所述复捻捻度为500~520捻/米。
优选地,所述单纱的捻向为Z,两股所述单纱并线后的捻向为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具有强度大,弹性好,韧性好,不容易断裂,悬垂、挺括度好,利于纱线的卷绕,不容易结成小辫子,光泽度好,手感好,缝效明显提高,节约了生产成本,过针断线率低,适合高速刺绣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纱线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纱线,由两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而成,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与反向加捻的复捻捻度之比为1.02:1,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为510捻/米,所述复捻捻度为500捻/米,所述单纱的捻向为Z,两股所述单纱并线后的捻向为S。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纱线,由两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而成,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与反向加捻的复捻捻度之比为1.03:1,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为515捻/米,所述复捻捻度为500捻/米,所述单纱的捻向为S,两股所述单纱并线后的捻向为Z。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纱线,由两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而成,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与反向加捻的复捻捻度之比为1.04:1,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为520捻/米,所述复捻捻度为500捻/米,所述单纱的捻向为Z,两股所述单纱并线后的捻向为S。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纱线,由两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而成,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与反向加捻的复捻捻度之比为1.05:1,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为546捻/米,所述复捻捻度为520捻/米,所述单纱的捻向为S,两股所述单纱并线后的捻向为Z。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纱线,由两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而成,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与反向加捻的复捻捻度之比为1.06:1,所述单纱的初捻捻度为530捻/米,所述复捻捻度为500捻/米,所述单纱的捻向为Z,两股所述单纱并线后的捻向为S。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瓯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瓯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2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宜三高人群饮用的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