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急救氧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883.1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4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华;刘洪光;刘生宏;陈炬英;苗锋志;张红玉;路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急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急救氧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氧舱类型主要有硬体式高压氧舱,软体式高压氧舱及便携式高压氧舱等,硬体式高压氧舱主要应用于医用单位,应用人群为需要吸氧治疗的病患者,软体式或便携式高压氧舱主要应用于旅游、高原反应、美容、运动员体能恢复等情况。依据调研结果,软体式氧舱有电源才能工作,不适应于应急救援。便携式高压氧舱,部分配带有空压机,静音无油泵,小型制氧机等配件,操作携带繁琐可移动性差且没有营运到煤矿应急救援,如果用现有产品实施应急救援,难以满足及时救援的目的,特别是在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时,由于井下巷道越来越长,巷道之间情况越来越复杂,救援难度相当大,起不到及时救援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急救氧舱。该便携式急救氧舱主要用于对处于低压、缺氧或有毒环境下人员的救援,被救援的伤员在需要及时吸氧的情况下,解决了没有稳定长效氧源的问题,可有效减少因缺氧而造成的二次伤害,能够适应不同的灾变环境,折叠后方便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急救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瓶、流量阀、充气担架和连接在所述充气担架上的气囊,所述气囊顶部设置有沿气囊长度方向布设的气囊入口,所述气囊顶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气囊入口的密封拉链,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氧气瓶和流量阀的收纳空间,所述氧气瓶连接有用于将氧气瓶内的气体输送到气囊内的输气管,所述流量阀连接在输气管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与输气管相连接的进气阀,所述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泄压阀,所述充气担架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把手。
上述的便携式急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热合连接在充气担架上。
上述的便携式急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囊内氧气压力的压力表。
上述的便携式急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顶部设置有观察窗。
上述的便携式急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双向排气阀。
上述的便携式急救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担架上设置有放气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气担架和气囊,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充气使用,适用于各种狭小的空间,且便于携带。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观察窗,方便了对气囊内人员进行观察。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囊上设置双向排气阀。能够在被救援人员从气囊内出来时,被救援人员从气囊内调节所述双向排气阀对气囊进行放气,也可以是救援人员从气囊外调节所述双向排气阀对气囊进行放气,使用起来,安全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便于携带,能够适应不同的灾变环境,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囊; 2—氧气瓶; 3—单向泄压阀;
4—收纳空间; 5—流量阀; 6—前把手;
7—输气管; 8—充气担架; 9—后把手;
10—放气阀; 11—进气阀; 12—观察窗;
13—双向排气阀; 14—压力表; 15—密封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急救氧舱,包括氧气瓶2、流量阀5、充气担架8和连接在所述充气担架8上的气囊1,所述气囊1顶部设置有沿气囊1长度方向布设的气囊入口,所述气囊1顶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气囊入口的密封拉链15,所述气囊1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氧气瓶2和流量阀5的收纳空间4,所述氧气瓶2连接有用于将氧气瓶2内的气体输送到气囊1内的输气管7,所述流量阀5连接在输气管7上,所述气囊1的一端设置有与输气管7相连接的进气阀11,所述气囊1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泄压阀3,所述充气担架8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把手。具体的,所述充气担架8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前把手6,所述充气担架8的后端设置有两个后把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矿用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流形学习与稀疏表示的行人跟踪方法
- 下一篇:影像配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