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101.4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0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辉;沈卫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3 | 分类号: | F28D1/03;F28F3/02;F28F13/12;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3116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领域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借助特殊加工方式制造而成的可用于介质间热量交换的三维结构单元。当前,关于微通道换热器的确切定义,比较通用、直观的分类由Mehen-dale.s.s提出,按照流动通道的水力直径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将流动通道的水力直径在0.1~1mm范围内的换热器称为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质量轻、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由于微通道换热器具有许多常规尺寸换热器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近几年微通道换热器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得非常迅速。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900495A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其包括微通道换热元件-口琴管,制冷剂集管,翅片,其中微通道换热元件-口琴管由两块具有微型沟槽或波浪纹的型材叠合,在叠合面上以及各结构部件的接缝处设有钎焊料,经钎焊形成。即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中的换热元件是通过两个设有具有微型沟槽或波浪纹的型材叠合在一起经钎焊而形成的。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该换热单元是采用整体钎焊焊接而成,钎剂填充的焊缝在高压下容易发生泄漏,因此该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在使用二氧化碳为制冷工质时,容易出现焊缝泄漏现象,故其导致稳定性差、换热效率低;2、该换热单元中,翅片和集流管是分层设置,因此,热交换并不充分,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翅片和集流管是分层设置,热交换并不充分,换热效率较低,进而提供一种翅片和集流管设置在同一层面上,热交换充分,换热效率高的新型微通道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通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若干个所述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两个对接成一体的换热片,所述换热片的对接面上成型凹陷槽,两所述换热片的所述对接面对接后,对接的所述凹陷槽形成流体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包括入口通道,出口通道,以及若干个将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相连通的中间通道,所述换热片上还设有若干成型在相邻两个所述中间通道之间,沿所述中间通道的长度方向呈列分布的多个通风槽构成的翅片,所述通风槽内还设有辅助翅片。
所述辅助翅片包括若干相邻端点相互衔接的“V”型片。
所述“V”型片的各端点与相邻所述翅片连接。
所述辅助翅片包括若干在所述通风槽内成排或成列且间隔设置的“V”型片。
所述辅助翅片与所述换热单元一体成型。
所述中间通道设为直线或弯曲状的毛细通道,所述毛细通道的内腔横截面为方形或非方形。
所述毛细通道的水力直径设为0-0.6mm。
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中还设有防止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在对接过程中被压扁的柱状凸起。
所述换热单元平行叠加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mm。
所述换热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凹陷槽采用化学腐蚀加工制成。
所述对接方式为原子扩散焊焊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微通道换热器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两个对接成一体的换热片,所述换热片的对接面上成型凹陷槽,两所述换热片的所述对接面对接后,对接的所述凹陷槽形成流体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包括入口通道,出口通道,以及若干个将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相连通的中间通道,所述换热片上还设有若干成型在相邻两个所述中间通道之间,沿所述中间通道的长度方向呈列分布的多个通风槽构成的翅片,所述通风槽内还设有辅助翅片;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翅片和所述流通通道是设置在同一层面上,需要换热的气体垂直换热片送入,由通风槽中通过,使其能多方位与所述中间通道中的流体进行换热,从而得以充分换热,该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同时设置在所述通风槽中的所述辅助翅片能有效扩大空气侧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流体与需要换热的气体换热速度并实现充分换热。
(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微通道换热器中,所述辅助翅片包括若干相邻端点相互衔接的“V”型片,所述辅助翅片的结构简单,易于成型,且片状结构便于充分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冷湿冷联合式节水消雾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不易产生军团菌容积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