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余热蒸汽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6916.9 | 申请日: | 2014-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郎咸广;刘方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能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01K27/02;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余热 蒸汽 综合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主要涉及冶金行业中转炉余热的综合利用,同时涉及低参数汽轮发电机组机组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90%以上的炼钢生产采用转炉炼钢工艺,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温度高达1600℃左右。为了保护转炉烟罩,一般度在烟罩内做盘管,通入软化水带走热量,因此在每个转炉冶炼周期内,都有大量蒸汽产生,而由于转炉冶炼的周期性,这种蒸汽也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具体表现在,一般一个转炉液量周期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产生蒸汽的,且这种蒸汽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剩余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产生的是非饱和的蒸汽甚至是汽水混合物,蒸汽压力和产量的波动非常大,这就造成这部分蒸汽非常难以回收利用,绝大多数钢铁企业都对其进行放散,造成大量能源和软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中国在专利CN 101059085 A中提出了一种将转炉间断蒸汽转换成相对连续,压力相对稳定的蒸汽的方案,也就是增设蓄热器,并在蓄热器前增设汽水分离器,并引入了带中间再热的低压饱和蒸汽轮机,使转炉蒸汽可以用来发电。但是方案中存在一系列问题:1、蓄能器前无需设置汽水分离器,因为转炉产汽周期产生的蒸汽是过热蒸汽,无需除水,且蒸汽在经过蓄热器后产出的也是饱和蒸汽,增加汽水分离器没有任何意义,相反还会增大蒸汽压损;2、蓄热器中闪蒸出的蒸汽是饱和蒸汽,在进入汽轮机前由于散热、管道阻力等原因蒸汽中已经带水,对汽轮机安全运行构成威胁;3、由于蒸汽带水比较严重,采用带中间再热的低压饱和蒸汽轮机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汽轮机末级叶片水蚀问题。且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余热蒸汽综合利用系统,通过管道及相关设备的改进,达到优化蒸汽余热利用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炉余热蒸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转炉蒸汽产生装置、蓄热器、汽水分离器、汽轮机及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炉蒸汽产生装置产生饱和蒸汽的管口通过蒸汽管道连接到汽轮机的蒸汽进口,且
在进入汽轮机前的蒸汽管道一旁增设汽水分离器,且在汽水分离器及与汽水分离器并列的蒸汽管道上分别设置电动阀门,通过三个电动阀门的切换决定是否需要开启汽水分离器;
从厂区蒸汽母管通过一支管引入一路过热蒸汽并接入到汽水分离器之前位置的蒸汽管道中,并在支管中安装阀门组件,将引入的过热蒸汽与蓄热器产生的饱和蒸汽在进入汽水分离器前进行混合,保证蒸汽有5度以上的过热度并向后输送;
在过热蒸汽引入之前的蒸汽管道中增设至少一组蓄热器;
并在蒸汽管道中设置阀门、流量计及疏水管路和放水管路。
进一步地,在所述汽水分离器之后的蒸汽管道上引出一支管连接至均压箱。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电动阀、闸阀和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系统正常运行时无需经过汽水分离器,可减小阻力,减小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器是的晗降,提高了汽轮发电机的整体效率,还大大降低汽轮机末级叶片水蚀,保证了汽轮机的安全高效运行;而短时间内无过热蒸汽引入时,经过汽水分离器处理进行处理,可除去蒸汽带水,保证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保证机组不停机。解决了转炉蒸汽波动大,参数低,不易利用的难题,解决了普通转炉蒸汽利用系统中转炉蒸汽过热度小,造成的汽轮机末级叶片水蚀问题,同时,解决了5度过热度的过热蒸汽对汽轮机运行安全性的影响,提高了蒸汽参数,提高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综合利用系统的前半部分。
图2为综合利用系统的后半部分。
图3为过热蒸汽不经过汽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4为饱和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中:1转炉蒸汽产生装置,2在蒸汽管道,2’旁通管路,3汽水分离器,4蓄热器,5汽轮机,6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
转炉蒸汽产生装置1是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可利用蒸汽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能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环能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6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骨质陶瓷窑炉
- 下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用于烧制陶瓷台盆的窑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