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静电遮阳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6323.2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陆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饰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0 | 分类号: | B32B27/10;B32B27/1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04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静电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静电遮阳贴膜,具体来说是一种粘贴于玻璃或车窗等透明物体上的遮阳膜,属于防护装饰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使用量逐年攀升。但是汽车出厂时候,遮阳问题都没有解决。目前普通汽车上的所有玻璃都是纯粹的玻璃,具体透光和有利于驾驶员观察道路、目标的作用,有的则是贴在窗玻璃上的防爆膜,大多使用黏胶的方式粘贴在玻璃表面,在产品更换时容易留下残胶,不易清洗,无法多长重复使用。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遮阳贴膜,它粘在玻璃表面,起到遮阳阳、隔热等作用,使乘客更加舒服安全,且不对玻璃或是防爆膜带来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静电遮阳贴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一种汽车静电遮阳贴膜,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印刷层、第一薄膜层、淋膜纸。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层的背面涂抹有静电涂层,所述静电涂层与淋膜层吸附粘接。
其中,所述印刷层直接印刷在第一薄膜层上面。
其中,所述第二薄膜层上设置有孔,所述第一薄膜层上设置有孔,所述第二薄膜层上的孔与第一薄膜层上的孔对应。其中,所述第一薄膜层采用添加夜光粉、荧光粉、金属葱粉、感温变色粉材料制成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薄 膜层采用添加夜光粉、荧光粉、金属葱粉、感温变色粉材料制成片状结构。
其中,所述贴膜的静电层与玻璃吸附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汽车静电遮阳贴膜,包括印刷层、膜层、淋膜纸等多层结构,贴膜的遮光率为5%-95%,厚度为10-20丝,膜层的一个表面带有极性形成的具有自吸附功能的吸附层。
该贴膜是一种自吸附薄膜,自吸附膜层贴在汽车玻璃上,作为遮挡太阳光使用,或经过印刷后自吸附薄膜在吸附于玻璃或其他物体表面,以增加美观性。
该贴膜克服了传统贴膜,采用不干胶易留残胶,难于清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印刷层10、图形部11、第二薄膜层20、淋膜纸30、第一薄膜层40、静电涂层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静电遮阳贴膜,依次包括:印刷层10、第一薄膜层40、淋膜纸30多层结构。
印刷层10粘贴或是印刷在第一薄膜层40。第一薄膜层40的另一面涂布静电涂层50。静电涂层50下方粘贴淋膜纸30。淋膜层30与静电涂层50吸附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印刷层10直接印刷在第一薄膜层40上面。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印刷层10间接印刷在第一薄膜层40上。
第一薄膜层40上打孔。使得第一薄膜层40具有透气性,因而在粘贴后不容易产生气泡,且由于第一薄膜层40表面细小的凹凸,使得膜层具有立体感。孔可以有规则矩阵分布在第一薄膜层40上。孔也可以无规则散布在第一薄膜层40上。孔在印刷层10上断面形成图形部11。图形部11的形状与孔的横截面对应,可为均匀排列或不规则排列。第一薄膜层40,可带透明、亦可带色,也可为单项透视。
第一薄膜层40上不打孔。印刷层10与第一薄膜层40粘接后,呈现印刷层上的图形11,可使车窗内外均可看到图形11,从而增强美观度,可带透明、亦可带色,也可为单项透视。
印刷层10与第一薄膜层40之间不是通过粘胶粘接,而是通过转印或是直接印刷工艺使二者合为一个整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汽车静电遮阳贴膜,依次包括:印刷层10、第二薄膜层20、第一薄膜层40、淋膜纸30多层结构。
第一薄膜层40、第二膜层20可打有若干小孔,使得第一薄膜层40、第二膜层20具有透气性,因而在粘贴后不容易产生气泡,且由于第一薄膜层40、第二膜层20表面细小的凹凸,使得膜层具有立体感。第一薄膜层40第二膜层20可根据印刷层图形采用规则排布打孔。
第一薄膜层40可根据印刷层图形规则排布打孔。第二薄膜层20可根据印刷层图形规则排布打孔。第二薄膜层20与第一薄膜层40都具有图案,二者的图案是一致的,即一一对应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饰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饰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6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效防护复合涂层
- 下一篇:一种新型聚乙烯、聚酯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