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引流线连接头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5548.6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6 | 分类号: | B23B4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引流 接头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工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引流线连接头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众多变电设备通过引流线实现互联,引流线两端分别与相关变电设备铜铝压接头通过螺丝、螺母实现固定连接。每个铜铝压接头需要打钻四个螺丝孔,现行办法是在地面打钻好四个螺丝孔,再拿铜铝压接头登高作业进行连接。由于螺丝孔打钻的尺寸位置经常有偏差,需要反复上下登高作业,加上铜铝压接头重量很重,登高作业次数频繁,无形中增加很高的人身安全风险。因此,需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无需登高作业,工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实现铜铝压接头螺丝孔打钻功能,减少登高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变电引流线连接头钻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变电引流线连接头钻孔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无需登高作业,工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实现铜铝压接头螺丝孔打钻功能,减少登高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引流线连接头钻孔装置,包括钳头、长螺丝和钻头;钳头顶部一侧设有一挂接部,钳头底部对应挂接部的正下方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一螺纹孔,长螺丝的一端向上螺旋穿过第一螺纹孔,钻头固接于长螺丝的一端;钳头还设有第二螺纹孔和上下贯通的空腔,且第二螺纹孔的轴线和空腔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钳头顶部另一侧设有一连接块,该连接块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钳头的底部对应连接块的正下方设有一连接体,该连接体设有第一弧形槽,还包括一压紧片,该压紧片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相匹配,并围成所述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设有一贯穿其第一弧形槽的第三螺纹孔,压紧片设有一贯穿其第二弧形槽的第四螺纹孔,第三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线相垂直;一螺丝螺旋配合于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长螺丝的另一端固接有一旋转圆环。
进一步的,所述挂接部呈开口朝向的V字形结构,且该V字形结构的内角为120°。
进一步的,所述挂接部的挂接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现场使用时,用一绝缘杆与上述第二螺纹孔和空腔相配合固定钳头,并举起绝缘杆,利用钳头的挂接部挂在铜铝压接头相对位置上;用一旋转杆带动长螺丝旋转,从而带动钻头旋转打钻铜铝压接头的螺丝孔,做到地面操作即可实现铜铝压接头螺丝孔打钻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无需登高作业,工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实现铜铝压接头螺丝孔打钻功能,减少登高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电引流线连接头钻孔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电引流线连接头钻孔装置,包括钳头1、长螺丝4和钻头6;钳头1顶部一侧设有一挂接部2,具体该挂接部2呈开口朝向的V字形结构,且该V字形结构的内角为120°,该挂接部2的挂接面还设有防滑纹。钳头1底部对应挂接部2的正下方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一螺纹孔3,长螺丝4的一端向上螺旋穿过第一螺纹孔3,钻头6固接于长螺丝4的一端,长螺丝4的另一端固接有一旋转圆环5。钳头1还设有第二螺纹孔7和上下贯通的空腔13,且第二螺纹孔7的轴线和空腔13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钳头1的顶部另一侧设有一长方形的连接块14,该连接块14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孔7,所述钳头1的底部对应连接块14的正下方设有一连接体8,该连接体8设有第一弧形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压紧片11,该压紧片11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相匹配,并围成所述圆柱形空腔13。此外,所述连接体8还设有一贯穿其第一弧形槽的第三螺纹孔9,压紧片11还设有一贯穿其第二弧形槽的第四螺纹孔10,第三螺纹孔9与第四螺纹孔10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7的轴线相垂直;一螺丝螺旋配合于第三螺纹孔9和第四螺纹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5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