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3200.3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之光;梁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之光;梁耀东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2B21/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对流 受热 水火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数量最多的三种工业锅炉系列中,除水火管锅炉外,其它不管是水管锅炉还是内燃式锅炉,其基本型式与国际上流行的型式大同小异。目前仍占相当大比例的水火管锅炉,经过研究改善技术进一步完善,仍将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要型式之一。这种完全由国人自行开发的水火管锅炉,经过结构变革、技术完善,现已创新设计出第三代产品——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
第一代水火管锅炉(1965年始创)的突出特点:外置炉膛便于燃煤、锅炉尺寸较小便于快装;但容量较小(一般≤10蒸吨)、对水质要求较严。现已被第二代取代。
第二代水火管锅炉——新型水火管锅壳锅炉(1983年始创)的突出特点:采用螺纹烟管使锅炉容量增大(但≤100蒸吨),钢耗下降、锅炉高度较小、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现正广泛应用。
第三代水火管锅炉——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2010年始创)的突出特点:仅由炉膛(辐射受热面)与多个模块式(螺纹烟管筒)对流受热面组成,使容量大增(可达200蒸吨或更大)、压力不受限制、钢耗大幅度下降、制制造安装明显简易、大容量锅炉高度明显减小、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
目前,常用水管锅炉的对流受热面有:排管式、蛇形管式与旗面管式。
采用这三类对流受热面锅炉的一个共同缺点是:锅炉高度皆明显偏大。其原因在于:这三类对流受热面结构都不够紧凑,同时,传热系数一般也较低[仅40~50W/(m2·℃)],其后部一般还需要再布置温压较大的空气预热器(或省煤器)才能将排烟温度降至标准要求的程度(尽管大量煤种并不需要预热空气);由于对流受热面较多,对流烟道一般皆向高处发展,炉膛高度也必然跟随增加(下宽上窄),同时,钢耗也颇大。另外,这些对流受热面都需要炉墙包围,冷空气漏入量与散热损失也较大。这些对流受热面清理积灰都较困难,如不设置吹灰装置,出力与效率会必然逐渐下降。
锅炉对流受热面的吸热量大于辐射受热面,而且对流受热面的平均烟温远低于炉膛,则对流受热面的钢耗及制造安装成本必然明显大于辐射受热面;同时,传统对流受热面制造安装较烦,运行中磨损、积灰、低温腐蚀等问题较难解决。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高度低、钢材消耗少,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的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其克服了传统水管对流受热面等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其包括锅筒、炉墙、炉拱、炉排、水冷壁、集箱、下降管、高温螺纹烟管筒以及低温螺纹烟管筒;其中,所述锅筒呈纵向设置在顶部;所述炉墙、炉拱、炉排自上而下排布,并组成炉膛;所述水冷壁设置在炉膛的四周,其和锅筒、锅筒、下降管组成炉膛水冷系统;所述锅筒、下降管、集箱、水冷壁依次连接;所述水冷壁分别和锅筒、集箱连接;所述高温螺纹烟管筒、低温螺纹烟管筒两者组成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所述高温螺纹烟管筒、低温螺纹烟管筒通过一汇总管和锅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温螺纹烟管筒、低温螺纹烟管筒构成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支撑于一钢制支撑架上,其沿锅炉宽度方向左右对称布置,低温螺纹烟管筒高于高温螺纹烟管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锅炉高度比水管锅炉明显下降
由于螺纹烟管高效传热[传热系数达70-80W/(m2·℃)],无需增补受热面即能将排烟温度降至标准要求的程度,使得锅炉结构紧凑,高度明显下降,约下降1/3,可明显节约锅炉房的基建投资。
2.钢材消耗显著减少
由于采用高效传热螺纹烟管、自身支撑结构、受热面分配合理、水流程合理等措施,使锅炉钢耗显著下降。模块式对流受热面水火管锅炉的钢耗比常规水管锅炉约下降30~40%,大大节省锅炉制造成本。
3.模块化组合、工厂化制造比重大,制造、安装、维护明显简便
锅炉仅由炉膛辐射受热面与较小直径较短螺纹烟管筒对流受热面两部分组成,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单件最大重量减小,单元模块烟管筒全部在工厂制造,工艺简单;安装现场将单元模块烟管筒进行组合,安装工程量小且简便,施工周期短;易于维修维护。
4.安全可靠性充分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之光;梁耀东;,未经李之光;梁耀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3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