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2164.9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翁兴伟;罗寰;张蕾;赵辉;李牧东;蚩军祥;封普文;蔡亚伟;韩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蕾 |
主分类号: | G01N21/61 | 分类号: | G01N21/61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交通 环境 危害 变量 自动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内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大量堆积、超标,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甚至因可燃性气体大量堆积,在遇到车辆通行有火花的状况,易出现隧道内爆炸等危害行车安全,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同时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的严重性问题。目前我国隧道交通没有可进行隧道内有毒气体、一氧化碳、通风状况的检测与报警设备,而无法对隧道内有毒气体含量、一氧化碳及通风状况实时数据检测与报警,引发了多起隧道内发生爆炸,造成了大量的生命殒命、财产损失、交通中断等恶性交通事故。
而且,特别是对于那些路径较长的隧道,其通风状况更为恶劣,毒害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更易于积聚,其危险性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隧道内有毒气体含量、一氧化碳气体含量和通风状况的实时检测与报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检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该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隧道顶部或侧壁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激光接收/发射器和反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发射器和反射器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包括若干独立设置的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各检测单元沿隧道纵向长度均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各检测单元按照中心密两端疏在隧道内分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还至少包括一光学频谱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利用激光通过气体产生特定特性衰减的原理,通过设置于隧道内的检测单元以及数据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实现了对隧道内有毒气体含量、一氧化碳气体含量和通风状况的远程、实时检测与报警,利用检测到的隧道内气体性质和浓度的数据,随时调整隧道内通风量,严格控制车辆状况和车流量,能够有效避免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避免和降低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设置补偿功能,在光学镜头在被污染情况,能自动进行增益补偿,从而保证了较长的维护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在隧道内不同位置处设置若干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检测隧道内各位置处的毒害气体的含量,对于由于不确定因素产生的隧道内气体流动异常,导致隧道内局部气体积聚,也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同时,针对长路径隧道内,中心位置气体难于疏导的特点,本发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中间部分分布密集,两端分布稀疏的分布原则,进一步提高了隧道全程监测监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隧道交通环境危害变量自动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检测装置1、数据处理装置2和显示装置3。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隧道顶部或侧壁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接收/发射器和反射器,接收/发射器和反射器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有毒气体含量和通风状况测试检测装置根据光的透射原理进行工作,发射/接收器和反射器相对安装,利用支架固定对准后,发射器光学部件发出的高聚焦激光光束,波长为1.064um,使其成为一条检测光束,安装距离间隔3米(往返双光路,实际检测光程为6米),由于光通过气体的衰减,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光束,通过信号处理后,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计算出有害气体含量和通风状况(二氧化碳)的测量值。
有毒气体含量和通风状况测试仪内部自带补偿功能,在光学镜头在被污染情况,能自动进行增益补偿,从而保证了较长的维护周期。
表1 归一化后激光通过不同气体含量的测试值
通过传输网络(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将检测到的有害气体含量和通风状况(二氧化碳)的测量值,传输到后台软件,后台软件根据国家道路相关规范,将有害气体标准,允许车辆通行条件显示在报警显示装置,给司乘人员进行提醒,以达到避免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蕾,未经张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2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器喷枪的压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地形杀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