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脑血管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1404.3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宏;邵光伟;杜桂荣;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祺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A61N1/36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脑血管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脑血管治疗仪。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得脑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趋势,而特别有效又无副作用的药物又很少,为此市场上不断有利用超声或电刺激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产品,但单一地使用超声或电刺激的方式来治疗,治疗周期长且效果不太理想。
此外,脑中风的治疗手段上也存在着上述类似的问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中风的两大主要病因,一旦出现中风,通常是采用单一的超声或电离子导入疗法,疗效不是显著。
并且,用于脑血管的超声或电刺激治疗仪,仅仅是针对脑血管疾病,而无法同时用作脑中风的治疗使用,想要同时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脑中风,就需要购买使用两种仪器,成本较高,且使用起来比较费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脑血管治疗仪,采用超声及电刺激相结合进行治疗,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并能同时用作脑中风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还能治疗其他多种疾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脑血管治疗仪,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一电源模块、一串口信号转换模块、一STC单片机控制模块、一语音警报模块、一数据转换判断模块、两路电刺激模块和一 超声电路模块,其中,电源模块为其他模块供电,语音警报模块与STC单片机控制模块连接,STC转换模块通过数据转换判断模块与两路电刺激模块和超声电路模块连接;电刺激模块包括波形产生模块、信号驱动模块、脉冲变压器和电极片;超声电路模块主要由8M有源晶振、分频电路、驱动放大电路、脉冲变压器及压电陶瓷片组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治疗仪,采用超声及电刺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两路电刺激模块和一超声电路模块,并与一电源模块、一串口信号转换模块、一STC单片机控制模块、一语音警报模块和一数据转换判断模块共同设置在壳体内部,再配合触摸屏配置软件和系统软件,超声电路采用8M有源晶振,并经过10倍分频,生成稳定的两路800K超声电信号分别输入到驱动电路,然后经过脉冲功率放大电路保证了压电陶瓷片的稳定转换,本实用新型通过串口多媒体触摸屏把用户的指令通过串口转换模块与STC单片机进行通讯,通过STC控制模块控制两路电刺激单元及超声产生单元产生各种模式的电刺激波形和超声输出,本实用新型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温热和理化三大生物效应,协同电离子导入的量子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加速肢体功能恢复的功能再加上电刺激疗法,可防止病人偏瘫肢体肌肉纤维化,促进神经机能的恢复,对中风前兆期和恢复期的患者有显著疗效,同时通过调整不同的波形组合可以有效达到治疗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多种疾病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2是A类电刺激波形图;
图3是B类电刺激波形图;
图4是C类电刺激波形图;
图中:1、电刺激模块,2、超声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祺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祺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1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