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供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7805.1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1/02 | 分类号: | B65G51/02;B65G5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供料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的弹簧供料器,属于产品自动化组装领域。
背景技术
弹簧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特性,容易绞缠、堆积在一起,导致弹簧的自动送料难度极高,如果采用常规的震动送料器,显然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供料,一旦弹簧发生绞缠就需要立即停机进行人工处理,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低成本自动化弹簧供料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弹簧供料器,包括:料桶,所述料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上盖板和下底板封闭,所述上盖板上设有一能够打开以投料的盖体,所述盖体与上盖板相接的位置设有密封圈,所述盖体上设有一连通料桶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出料结构;所述下底板靠近料桶内部的一面安装一衬块,所述衬块中间形成一倒锥形的腔体,下底板上安装一与腔体底部连通的主入气口。
前述下底板上还设有一贯通至腔体侧壁的副入气口,主入气口和副入气口的入气方向均平行于料桶的轴向。
前述盖体靠近料桶内部的一面形成有圆锥形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的锥顶与出料结构连通。
优选地,前述出料结构包括:设置于盖体内并与锥顶连通的出料接口、与出料接口对接的出料管。
前述出料接口上还设有一顶部入气口,入气方向与料桶的轴向构成锐角并朝向料桶内部。
进一步地,前述盖体上设有一旋转把手以放松或拧紧盖体。
前述盖体上还设有压块以压紧盖体。
前述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供料器能够自动化地实现弹簧供料,有效防止弹簧相互绞缠,压缩空气从主入气口流入,吹动弹簧在料桶内不规则运动、相互撞击分离,被吹在上面的弹簧依次有序地排列到出料结构中等待供料;通过副入气口入气,有效避免弹簧堆积到衬块上,从而更加有效地分散弹簧;另外,顶部入气口则能将卡在出料结构中相互绞缠的弹簧吹回料桶内部,以便将弹簧分离开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供料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料桶,2、上盖板,3、下底板,4、连接杆,5、盖体,6、旋转把手,7、密封圈,8、压块,9、衬块,10、主入气口,11、弹簧,12、导向结构,13、出料接口,14、出料管,15、副入气口,16、顶部入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供料器,包括:料桶1,料桶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上盖板2和下底板3封闭,最好在上盖板2与下底板3之间连接若干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杆4。
其中,上盖板2上设有一能够打开以投料(弹簧11)的盖体5,盖体5的打开通过图1中所示的旋转把手6来实现,在盖体5上设有一连通料桶1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出料结构,为了可靠地密封,在盖体5与上盖板2相接的位置设有密封圈7,也就是说,整个盖体5上只有出料结构是与外部大气压相通的。为了将盖体5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在盖体5上还设有压块8。
如图2所示,下底板3在靠近料桶1内部的一面安装一衬块9,衬块9中间形成一倒锥形的腔体,下底板3上安装一与腔体底部连通的主入气口10,压缩空气从主入气口10处吹入料桶1内部,吹动其中的弹簧11不规则地运动,相互撞击、分离,由于出料结构是与外部大气连通的,因而此处气体流速最快,在气流的牵引下,被吹在最上面的弹簧11会进入并有序排列到出料结构中。为了使得弹簧11更加准确快速有序地进入出料结构中,在盖体5靠近料桶1内部的一面还形成有圆锥形的导向结构12,导向结构12的锥顶与出料结构连通。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出料结构包括:设置于盖体5内并与锥顶连通的出料接口13、与出料接口13对接的出料管14,显然,为了使得弹簧11的排列有序,出料管14的管径应该与弹簧11的尺寸相当以防止弹簧11在出料管14中发生绞缠。
作为一种改进,为了解决出料结构中发生弹簧11绞缠的问题,在出料接口13上还设有一顶部入气口16,入气方向与料桶1的轴向构成锐角并朝向料桶1内部,一旦出料结构中发生弹簧11绞缠,就从顶部入气口16处吹入压缩空气,将卡在或绞缠在其中的弹簧11吹回料桶1,再次撞击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7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充电器自动测试仪
- 下一篇:多工件的搬运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