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保险丝楔块固定压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4276.X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利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9/02 | 分类号: | H01H6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保险丝 固定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保险丝楔块固定压装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加入WTO后的近几年我国轿车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中国轿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整个汽车工业的繁荣,现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
汽车保险丝是一种汽车上常见的电气原件,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汽车车身震动摩擦而造成导线接地、或用电器故障造成导线过流,过流后保险丝自动熔断,起到最汽车线路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汽车对汽车保险丝的质量要求高,然而采用现有生产技术生产的汽车保险丝的在将插片插入外壳时,会出现插接不到位的情况,次品率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采用现有生产技术生产的汽车保险丝的在将插片插入外壳时,会出现插接不到位的情况,次品率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保险丝楔块固定压装模具,首先将滑块移至左限位处,将汽车保险丝外壳放置在凹槽内,并贴紧第一挤压面,然后滑动滑块,压紧汽车保险丝外壳,并插入楔块,进一步压紧,最后通过模压装置的压紧作用,可以将插片一次性插入外壳内,插接精准,成品率高,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保险丝楔块固定压装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所述下模座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汽车保险丝外壳的夹紧装置,所述上模座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汽车保险丝插片的压装模块,所述压装模块与所述夹紧装置的位置相对应,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相对运动时可使汽车保 险丝插片插入汽车保险丝外壳内,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块、滑块和楔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挤压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凹槽内,所述滑块设有与第一挤压面相对应的第二挤压面,所述滑块设有与第二挤压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楔块斜面相匹配。
为了固定汽车保险丝外壳的位置,减少加工误差,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之间形成有与汽车保险丝外壳形状相匹配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保险丝楔块固定压装模具,首先通过手动将滑块移至左限位处,将汽车保险丝外壳放置在凹槽内,并贴紧第一挤压面,然后滑动滑块,压紧汽车保险丝外壳,并手动插入楔块,进一步压紧,最后通过模压装置的压紧作用,可以将插片一次性插入外壳内,插接精准,成品率高,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之间形成有与汽车保险丝外壳形状相匹配的空间,极大地减少了加工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丝组装模具的立体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压装模块,31.插片卡槽,41.固定块,42.滑块,43.楔块,44.凹槽,45.第一挤压面,46.第二挤压面,47.第一斜面,48.楔块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保险丝楔块固定压装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下模座2位于上模座1的下方,下模座2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汽车保险丝外壳的夹紧装 置,上模座1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汽车保险丝插片的压装模块3,压装模块3下设有用于固定插片的插片卡槽31,压装模块3与夹紧装置的位置相对应,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对运动时可使汽车保险丝插片插入汽车保险丝外壳内,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块41、滑块42和楔块43,固定块4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44,凹槽44内设有第一挤压面45,滑块42滑动连接于固定块41的凹槽44内,滑块42设有与第一挤压面45相对应的第二挤压面46,滑块42设有与第二挤压面46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47,第一斜面47与楔块斜面48相匹配。
作为优选,第一挤压面45和第二挤压面46之间形成有与汽车保险丝外壳形状相匹配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利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利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4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C芯片自动检测封选装带机
- 下一篇:一种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