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局部气囊和高分子加压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1837.0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8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宋言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言峥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F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气囊 高分子 加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局部气囊和高分子加压带。
[背景技术]
伤口的局部加压包扎是伤口止血、止疼的重要方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用绷带和纱布加压包扎的方法。但是这种压迫止血的方法有几个弊端:
1,费时费力:如有些伤口术后,需要做局部加压,常规需要用大量的纱布、棉垫和绷带压迫,打起来相当费时间,在战伤和灾害抢救伤员时,时间就是生命;
2,这种加压方法,一旦松弛或者需要换药时,需要重新拆卸,有时耗时近半个小时,给医生和患者、患者家属都带来痛苦。有些伤口需要反复更换,拆卸困难,也带来巨大的浪费;
3,纱布等棉布类与皮肤接触时间长了,易松动,透气性差,易松动;
4,特殊部位不容易固定,如上胸壁、腹股沟、腋窝等处,难以压迫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局部气囊和高分子加压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局部气囊和高分子加压带,包括充气囊、导气通道、加压气泵以及绑固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是由顶底两部分组成的一体式充气囊,充气囊底部采用梯形体基座,所述梯形体基座的顶面设有半圆柱体贴合部,作为充气囊顶部的局部充气 囊,所述半圆柱体贴合部的圆柱体直径与梯形体基座顶面的宽度相适配并固定,所述半圆柱体贴合部的圆柱体高度与梯形体基座顶面的长度相适配并固定,以局部充气囊全方位压迫皮肤/残腔;所述梯形体基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绑固带,每根绑固带内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的进气口连接加压气泵,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连接充气囊进气口。
所述绑固带采用三角巾,所述三角巾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作为绑固带内的导气通道,可外接加压气囊和压力表,可测定三角巾内腔的压力;所述三角巾的末端采用圆角,固定时充气囊底部向外,顶部向内贴合固定。
所述绑固带的末端分别设有粘合衬,通过所述两侧粘合衬粘连固定;或所述绑固带的末端分别设有公扣与母扣,通过相适配的公扣与母扣配合连接。
所述梯形体基座与半圆柱体贴合部均采用高分子材料构成,随外力而变形,与皮肤/残腔全方位接触压迫,根据压迫部位不同,变换充气囊的直径大小。
所述梯形体底座的底边四角分别设有四个挂钩,可与4根带子相连协助固定。
本专利可根据压迫部位不同,变换长方体的直径的大小,分为大,中,小号。
本实用新型的加压带结构新颖独特,加压止血效果好,使用方便;
本专利的主要功能除了对局部的压迫止血外,还有压迫巨大残腔和固定胸腹壁、减轻其反向活动的作用。
1.残腔压迫:某些病变手术后,遗留空腔,为防止残留的空腔感染,需要加压包扎。因残腔的形状多变,因此本专利采用顶端为园钝型,易于对残腔尽可能全方位压迫;底端为上窄下宽的长方体,易于对顶端产生压力;固定时底端向外,顶端向内。
2.底部用三角巾的原因:在固定胸腹壁时,意在对需要加压的部位产生更好的压迫和固定作用
3.压迫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质地柔软,但又有一定的重力,对压迫地方的皮肤压黎大而皮肤不坏死。
4.对胸壁骨折的患者可减少反向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梯形体基座2.半圆柱体贴合部3.绑固带4.加压气囊5.压力表6.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
如图1所述的局部气囊和高分子加压带,包括充气囊、导气通道、加压气泵以及绑固带,
首先,充气囊是由顶底两部分组成的一体式充气囊,充气囊底部采用梯形体基座,所述梯形体基座的顶面设有半圆柱体贴合部,作为充气囊顶部的局部充气囊,所述半圆柱体贴合部的圆柱体直径与梯形体基座顶面的宽度相适配并固定,所述半圆柱体贴合部的圆柱体高度与梯形体基座顶面的长度相适配并固定,以局部充气囊全方位压迫皮肤/残腔;
所述梯形体基座与半圆柱体贴合部均采用高分子材料构成,随外力而变形,与皮肤/残腔 全方位接触压迫,根据压迫部位不同,变换充气囊的直径大小。
接着,在梯形体基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绑固带,每根绑固带内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的进气口连接加压气泵,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连接充气囊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言峥,未经宋言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1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手术用刀片夹持器
- 下一篇:止血球囊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