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极耳的切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0119.1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鑫泰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极耳的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生产极耳的切胶机构。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极耳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常会使多条极耳相互平行且通过横向胶条相连接,如附图1所示,多条极耳1a的两面沿横向间隔焊上多个横向胶条2a,这些横向胶条2a在后道工序中需要裁断使各条极耳1a能够分离。
在现有技术中,未看到上述横向胶条2a的裁切机构,较传统办法是采用人工裁剪分离,但是其效率低,不利于实现极耳的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极耳的切胶机构,可随极耳移动快速切胶,有利于实现极耳的自动化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极耳的切胶机构,包括机座,机座上装有一个U形支架,U形支架的两个侧壁平行装有一根转轴和一根支撑轴,一根胶辊可转动套在支撑轴上,转轴上通过多个隔套和锁紧螺母间隔固定多个圆形切刀,胶辊上间隔设置多个环形凹槽与多个圆形切刀相配合,所述转轴由一电机带动旋转。
优选所述电机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传动机构带动转轴旋转。可以更准确控制转轴的转速,同时使得转轴还能沿轴向调整位置。
优选所述胶辊通过两个第一轴承支撑在支撑轴上。方便胶辊转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轴通过两根分别锁在U形支架两个侧壁的紧固螺钉顶住。使支撑轴的轴向位置能够调整,让圆形切刀更好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以切断胶条。
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通过两个第二轴承连接在U形支架的上部,U形支架的上部还锁有两个轴承盖固定两个第二轴承的外圈。使得转轴的拆卸更为方便,利于更换圆形切刀。
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座上固定一调节座,调节座装有一根与支撑轴相平行的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中部以周向可转动轴向固定的方式连接在调节座上,调整螺栓的一端旋在U形支架的一个侧壁上。旋转调整螺栓可以调整U形支架的位置,方便调整圆形切刀的切胶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同时带动多个圆形切刀旋转,胶辊上又间隔设置多个环形凹槽与多个圆形切刀相配合,胶辊可转动套在支撑轴上,这样当连接多条极耳的横向胶条以平行于胶辊的方式随极耳移动从转轴与胶辊之间穿过时,多个圆形切刀就把横向胶条分切成多段,使各个极耳相互分离,达到随极耳移动快速切胶目的,有利于实现极耳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多条极耳与多个横向胶条相互连接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图3所示,一种生产极耳的切胶机构,包括机座1,机座1上装有一个U形支架2,U形支架2的两个侧壁平行装有一根转轴3和一根支撑轴4,一根胶辊5通过两个第一轴承51可转动套在支撑轴4上;
所述转轴3通过两个第二轴承31连接在U形支架2的上部,U形支架2的上部还锁有两个轴承盖21固定两个第二轴承31的外圈,以方便拆卸整个转轴3;
转轴3上通过多个隔套32和锁紧螺母33间隔固定多个圆形切刀6,胶辊5上间隔设置多个环形凹槽52与多个圆形切刀6相配合;
支撑轴4通过两根分别锁在U形支架2两个侧壁的紧固螺钉41顶住,通过旋转两根紧固螺钉41可以方便调整支撑轴4的轴向位置,使得圆形切刀6更好与所述环形凹槽52相配合以切断胶条;
所述转轴3由一电机7带动旋转,电机7装在机座1上,电机7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传动机构8带动转轴3旋转;
所述机座1上固定一调节座11,调节座11装有一根与支撑轴4相平行的调整螺栓9,调整螺栓9的中部以周向可转动轴向固定的方式连接在调节座11上,调整螺栓9的一端旋在U形支架2的一个侧壁上。这样当松开U形支架2与机座的连接后,旋转调整螺栓9可使U形支架2沿支撑轴4的轴向移动,可以方便调整圆形切刀6的切胶位置。
图3进一步所示,本实施例工作时,当连接多条极耳1a的横向胶条2a以平行于胶辊5的方式从转轴3与胶辊5之间穿过时,多个圆形切刀6就把横向胶条2a分切成多段,使各个极耳1a能够相互分离。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鑫泰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鑫泰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液电池盒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蓄电池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