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负压供水设备流量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9035.6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超;孟超;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00 | 分类号: | E03B11/00;E03B7/07;E03B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姜佩娟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负压 供水 设备 流量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流量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无负压供水设备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市政供水系统、高楼用水的二次加压系统,该设备通常有稳流补偿器、负压抑制器、水泵、阀门、管件、传感器、电气控制系统,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正常供水的同时保证稳流补偿器不形成一个负压状态;全封闭结构,不与空气接触,没有二次污染。
虽然目前的无负压供水设备能够满足常规供水要求,但是市面上现有的所有设备都不具备流量补偿功能,当市政管网水压处于低压停机设置的临界值时,设备将频繁启动,一方面影响整体的正常供水,同时增加了水泵的磨损情况,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频繁启动,影响供水,损坏大,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流量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流量补偿装置,包括稳流补偿器和管道框,管道框连接在稳流补偿器的前部,稳流补偿器上设有流量补偿器,管道框上设有水泵、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流量补偿器的两端通过旁通管分别与稳流补偿器和管道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水泵有两只,平行连接在管道框的两根支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并排安装在管道框的总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流量补偿器和水泵的两端都设有手动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一套流量补偿系统,通过这样的改进,当市政管网水压处于低压停机设置的临界值时,设备供水的同时,有一部分水将补偿至稳流补偿器中,防止稳流补偿器压力降至停机设置值,避免设备的频繁启动,保证设备的正常供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稳流补偿器,2. 手动蝶阀,3. 流量补偿器,4. 水泵,5. 压力传感器,6. 压力表,7. 管道框,8. 旁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流量补偿装置,包括稳流补偿器1和管道框7,管道框7连接在稳流补偿器1的前部,稳流补偿器1上设有流量补偿器3,管道框7上设有水泵4、压力传感器5和压力表6。流量补偿器3的两端通过旁通管8分别与稳流补偿器1和管道框7连接。水泵4有两只,平行连接在管道框7的两根支管上。压力传感器5和压力表6并排安装在管道框7的总管上。流量补偿器3和水泵4的两端都设有手动蝶阀2。
在原有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一套流量补偿系统,通过这样的改进,当市政管网水压处于低压停机设置的临界值时,设备供水的同时,有一部分水将补偿至稳流补偿器1中,防止稳流补偿器1的压力降至停机设置值,避免设备的频繁启动,保证设备的正常供水。
其工作原理是:自来水进入稳流补偿器1中,有时候市政水压很低,水量少,水泵4一开启,很快就会把稳流补偿器1中的水抽掉,这个时候水泵4就必须要停止了,设置了该装置之后,水泵4抽水的同时,流量补偿器3可将一部分水回流进稳流补偿器1中,保证稳流补偿器1中的水量满足使用要求,水泵4就不会频繁停止启动,保证了正常供水。
水泵4作为加压设备,通过管道与稳流补偿器1连接,可将稳流补偿器1中的水加压送至用户处,手动蝶阀2起到控制水流通断作用,正常情况下为常开状态,压力传感器5可监测水泵4的出水口压力数据,并具有远传功能,压力表6用于监测水泵4的出水口压力数据,就地显示,流量补偿器3与稳流补偿器1连接,起到小流量补偿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9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