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781.3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煌盛达汽配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F16N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套。
背景技术
在运动中的部件中,转轴安设于轴孔内,因为长期的使用会造成转轴和轴孔间的磨损,通常将轴套设置在转轴上对转轴起保护作用,但是转轴与轴套在配套使用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摩擦,目前,采用在轴套和转轴之间添加润滑油的方式来保证二者之间充分的润滑,以达到减小摩擦、避免发热、减小机械磨损的作用,进而延长转轴和轴套的使用寿命。因此,轴套的内壁面上油槽的布置和润滑油的注入结构等在轴套的润滑、承载能力和使用、维护等方面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授权公告号CN 202901032 U,名称为“一种三环形油槽轴套”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参照图3,其包括圆筒状的轴套体(1),以及在轴套体(1)的内壁面上开设的油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2)在轴套体(1)的内壁面上是三环形结构。然而,这种三环形结构的油槽,位于三环形内部的位置供油量较少,造成整个轴套体内壁布油不均,对转轴难以产生均匀的润滑。
另一种结构的轴套如在申请公布号CN 102359492 A,名称为“一种轴套”的中国发明申请所公开,参照图4,其包括轴套体(1),轴套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体(1)内表面布设有冷挤压网纹线,所述轴套体(1)的内表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注油孔(4)连通的油槽(2),所述油槽(2)由轴套体(1)的一端的端面向内延伸至靠近轴套体(1)的另一端位置处。这种轴套,虽然内壁采用网纹线油槽,虽然布油较为均匀,然而由于网纹线纵横交错,润滑油在在网线交汇处流动缓慢,造成油槽之间的回油较慢,整体润滑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量更大、润滑效果较佳的轴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套,包括轴套体,轴套体具有两个开口部以及形成在两个开口部之间的外壁和内壁,轴套体的外壁开设有注油孔,轴套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注油孔连通的油槽,所述轴套体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油槽包括多个沿所述轴套体的内壁周向间隔布设的条形槽,条形槽从所述环形凹槽朝所述开口部延伸并在接近所述开口部的位置形成截止部,条形槽在环形凹槽处形成入油口,条形槽在所述轴套体的内壁形成出油口。
较佳地,所述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轴套体的中部,所述油槽为两排,呈镜像分设在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条形槽相对所述环形凹槽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60度。
较佳地,多个所述条形槽等间距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注油孔从所述轴套体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中,个数为三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轴套体沿轴向长度为90毫米,所述轴套体的外径为150毫米,所述条形槽的宽度为4毫米,深度为1.5毫米,相邻所述条形槽沿周向的间距为14.1毫米。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轴套体沿轴向的中部,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轴套体的轴向布设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多个条形槽沿轴套体周向间隔布设,而每个条形槽则从环形凹槽向轴套体的开口部延伸,条形槽在环形凹槽处形成入油口,在轴套体的内壁形成出油口,从注油孔注入润滑油之后,润滑油经过环形凹槽并从入油口进入条形槽内,穿设在轴套体内的转轴在转动时,条形槽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条形槽的出油口对转轴进行润滑,同时环形凹槽内的润滑油也能够实现对转轴的润滑,两者共同作用,加大了润滑量,润滑效果更佳;由于条形槽从环形凹槽处沿轴套体的开口部方向开设,转轴沿轴套体轴向的各个部位均能得到均匀地润滑,通过转轴的转动,转轴沿轴套体周向的各部位也均匀地润滑,以达到对转轴的较佳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轴套;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轴套;
图1至2中:
1-轴套体 11-外壁
12-内壁 2-条形槽
21-入油口 22-截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煌盛达汽配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煌盛达汽配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缸和离合器分离轴承
- 下一篇:防松动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