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旧轮胎林荫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383.1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魏群;刘尚蔚;魏鲁双;尹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7/00 | 分类号: | E01F7/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轮胎 林荫 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旧轮胎整体与钢框架组合形成的林荫大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废旧轮胎的数量不断攀升,中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以8%至10%的速度递增。2007年我国约有1.6亿条废旧轮胎,2010年,中国废旧轮胎产生量约达2.5亿条,回收利用率仅为50%左右,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30%。这些轮胎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因而废旧轮胎的处理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经常可以看到废旧轮胎堆积如山的现象。一般的情况下,有些轮胎可以进行翻新修复,然后再重复使用。但更多的是将废旧轮胎回收后作炼胶,炼油等高污染的处理。尤其是钢丝轮胎的回收处理会有更多的污染问题。
世界各国对废旧轮胎资源的综合利用十分关注,废旧轮胎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业生产原料短缺的情况,特别是在橡胶、钢丝、炭黑方面;其利用过程产生的污染较使用原生资源小;使用价格较原生资源低,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并可增加就业岗位。
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激励政策,国内有关废旧轮胎的无序处理和非法利用使之成为诸多污染的来源,同时带来一些不利于和谐发展的社会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之一。废旧轮胎回收和利用的规范化在中国是迟早的事情,当务之急是如何发展并完善可大量消耗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途径,特别是那些可减少二次污染的再利用方法和技术。废旧轮胎的原形利用或原形改制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目前最受欢迎和提倡的再利用方式,但相应的废旧轮胎消耗量不大。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材料性能要求,橡胶朝着高强 度、耐磨、稳定和耐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造成了废弃后的橡胶长时期不能自然降解的问题,大量的废旧橡胶造成了比塑料污染(白色污染)更难处理的黑色污染,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橡胶资源。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吨废橡胶产生,数量如此巨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然而针对废旧轮胎的处置,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全面满足环保、节能、高效、低成本要求的方法。通过化工处理废旧橡胶的各种方法不尽如人意,目前有部分专利提供物理方法利用废旧轮胎的方案,例如采用废旧轮胎作为护栏表面的缓冲层,用于克服弹簧等机械式缓冲结构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只是被动地利用废旧轮胎的韧性特点,并没有充分利用废旧轮胎自身仍具有的弹性和支撑性等力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每个废旧轮胎自身的力学性能,与预应力钢绞线相结合,满足牵拉和支撑功能形成绿荫大道主体,在利用轮胎自身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轮胎凹槽用于种植,改善和绿化环境,从而达到直接利用废弃轮胎进行简单加工即可使用的目的,降低了制造成本,避免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轮胎林荫大道,左、右围栏和顶棚组成的通道结构,左、右围栏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砼底梁,左、右围栏的下端通过底板及地脚螺栓固定在砼底梁上,所述左、右围栏包括外框架和废旧轮胎以及钢绞线,外框架由两侧边、顶梁和底梁围成,在外框架内充分填充彼此相邻的废旧轮胎形成围栏主体;其中,在两侧边之间增设横向的钢绞线并施加预应力,在顶梁和底梁之间增设竖向的钢绞线并施加预应力,钢绞线贯穿于轮胎中或者在轮胎之间设置连接件;顶梁和底梁分别与侧边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侧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边框调节杆及边框锁紧螺母,在顶梁和底梁的末端设置有条形的边框调节孔,所述边框调节杆插入边框调节孔内,边框锁紧螺母位于边框调节孔外侧;在所述顶梁和底梁上分别设置有横向调节孔,所述竖向的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位于顶梁和底梁的横向调节孔中,并在竖向的钢绞线一端或两端螺纹连接有横向锁紧螺母。所述顶棚为桁架结构,或者为废旧轮胎顶棚,所述废旧轮胎顶棚包括顶框架和废旧轮胎,该顶框架由四个槽钢侧边围成矩形结构,在顶框架内充分填充彼此相邻的废旧轮胎形成顶棚主体;其中,在四个槽钢侧边之间分别增设钢绞线并施加预应力,钢绞线贯穿于轮胎中或者在轮胎之间设置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更换桥梁伸缩缝装置
- 下一篇:新型限高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