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节能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007.2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平莉;邓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13/713;H01R13/66;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节能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电器,具体是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插座,在外接电源接通后,电气的插头插在插座上,通过人去按压插座上的按钮,使电气的内接电源接通或断开。如果人不去按,则电气处于待机状态。就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其中,专利号 92231590.6 的定时插座采用电机定时,齿轮系减速的机械技术达到定时控制功能,耗能较大,且物理方法有磨损等,同等成本下精确度及可靠性都较电子方法低 ;专利号 9322044.X 的定时插座采用旋钮控制定时时间,长定时通过增加旋钮圈数达到,但这种方法不符合人们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体工程学及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因而未能在市场上推广开来 ;专利号 96251901.4 的定时插座完全用电子设计的方法得到控制功能,是现在市面上销售最为广泛的一种,但其也未能大规模普及,原因依旧在于它定时需要通过设定多个按钮输入数据,操作太过繁琐,不符合人们使用家用电器时的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专利号 96243506.6 的发明从整体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定位在工业领域,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消费者,外观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体积过大也不便于在家庭布置,因而也未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此外,关于定时插座还有众多电路、定时方式上的创新,均未能大规模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而此问题依旧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时、漏电保护、USB插孔的智能节能插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包括壳体、电源开关、智能控制器、定时开关器、温度传感器、漏电保护器、插孔、电源指示灯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依次连接有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智能控制器、漏电保护器、定时开关和插孔,在所述漏电保护器上设置有漏电保护器复位按钮,插孔上还并联有USB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器为继电器线圈结构,线圈的控制电路与插孔连接,线圈的动触点与电源开关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PLC,PLC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的动触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定时开关器,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规定用电器的使用时长,舒适地改变定时时间,时间显示直观,人体动作最小化;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控制器上的继电器线圈,当电气处于关机待机状态时,则插座上的按钮自动弹起,切断内接电源,达到节约能源目的;插座内设置了漏电保护器,使插座使用更安全,而插孔中设置了USB插孔,增加了插座的使用范围,更贴合人们的实际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节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节能插座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源开关,3-智能控制器,4-温度传感器,5-漏电保护器,6-插孔,7-电源指示灯,8-电源线,9-USB插孔,10-定时开关器,11-漏电保护器复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包括壳体1、电源开关2、智能控制器3、定时开关器10、温度传感器4、漏电保护器5、插孔6、电源指示灯7和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依次连接有电源开关8、电源指示灯7、智能控制器3、漏电保护器5、定时开关10和插孔6,在所述漏电保护器5上设置有漏电保护器复位按钮11,插孔6上还并联有USB插孔9,所述插孔6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的另一端连接PLC,PLC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2的动触点连接,当插孔6上的负载用电器电压过大时,温度传感器4感受到温度过高,发出信号给PLC,PLC控制电源开关2的动触点断开电源。
所述智能控制器3为继电器线圈结构,线圈的控制电路与插孔6连接,线圈的动触点与电源开关2固定,控制电源开关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