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相器及包含移相器的移相组件、移相馈电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7715.4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锋;赖展军;李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包含 组件 馈电 网络 | ||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及导体屏蔽盖;
所述第一介质板的两面分别设有金属地和平行耦合线,所述第二介质板的一面设有U型耦合线;
所述平行耦合线与U型耦合线的两条平行臂相耦合设置,且均位于所述导体屏蔽盖与第一介质板相连接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二介质板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可沿U型耦合线的平行臂的纵长方向移动以使U型耦合线相对于平行耦合线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板的移动范围由所述导体屏蔽盖所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屏蔽盖设有凸臂;所述第一介质板上设有通孔以卡接所述导体屏蔽盖的凸臂,所述凸臂与第一介质板上的金属地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屏蔽盖、第二介质板及其上的U型耦合线、平行耦合线及其所在第一介质板、金属地,依次层叠设置以形成悬置带状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屏蔽盖顶部沿其纵长方向设有狭缝,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有使其定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卡置于所述狭缝中以实现所述第二介质板的限位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包括由互相交叉设置的两个臂部构成的十字形板体、在每个臂部的两个末端纵向延伸形成的第一突起及在两个臂部的交叉处纵向延伸形成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反;
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二介质板的板体上设有两个插孔,且该板体的两个侧边上各设有一个凹槽,各第一突起分别卡接于插孔与凹槽;
所述第二突起卡接于导体屏蔽盖的狭缝并可沿狭缝进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有覆盖所述U型耦合线的绝缘介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耦合线包括半圆形导体带和分别与半圆形导体带连接的两条平行导体带;
所述平行耦合线包括两条平行导体带;
所述U型耦合线中的两条平行导体带与平行耦合线中的两条平行导体带重叠以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耦合线各处的宽度相同,所述平行耦合线中各导体带的形状一致。
10.一种移相组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相器和传动单元;
所述各移相器的第一介质板连体设置以形成连体介质板;
所述传动单元的两侧各连接一个移相器的第二介质板,以同步带动两个第二介质板进行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拉杆和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凹槽及凹槽两侧相对面各自向外延伸的凸台;
所述凸台与第二介质板螺接;
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凹槽,且二者螺接固定以用于拉杆带动各移相器的第二介质板同步联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介质板上设有长圆形狭缝以用于插入固定凸台与第二介质板的螺钉。
13.一种移相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相器、至少一个功分单元及传动单元;
所述各移相器中的第一介质板连体设置以形成连体介质板;
所述连体介质板上设置有功分单元;
所述各移相器呈单列排列,且相邻移相器的平行耦合线之间通过功分单元连接;
所述传动单元与各移相器的第二介质板连接,以同步带动多个第二介质板进行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相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具有不同长度和/或宽度的三条导体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相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拉杆和多个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凹槽及凹槽两侧相对面各自向外延伸的凸台;
所述凹槽一侧的凸台与第二介质板螺接;
所述拉杆依次贯穿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件的凹槽,且拉杆与凹槽螺接固定以用于拉杆带动各移相器的第二介质板同步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77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化振子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专用板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