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量子点棱镜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6922.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慎东;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棱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模组中背光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量子点棱镜膜。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LCD用背光源使用蓝光LED填充黄色荧光粉来实现白光。量子点具有分立的能带结构,具有将蓝光转化为红光和绿光的功能。由量子点组成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美国、韩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携手研发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有源矩阵显示屏,与目前的显示屏相比,新显示屏在大大提高了亮度和画面鲜艳度的同时,还减少了能耗。
当前量子点在光电器件中主要有两种应用,一种是膜的应用-量子点膜;另一种是灯的应用,即在LED和灯管中用量子点取代荧光粉。这两种器件都需要对量子点进行避氧和避潮封装。目前一般量子点膜的结构如图1所示:量子点直接附着在PET基材膜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棱镜膜,结构简单,在不改变背光源其他部件的条件下更好地改善出射光的色彩丰富度。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量子点棱镜膜,包括PET基材,在所述PET基材一面设有沿其纵向排布的UV棱镜,任意相邻两个UV棱镜的相邻棱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各个UV棱镜中均封装若干个量子点,所述UV棱镜通过添加量子点的UV胶水在PET基材上,通过辊轮压印而成,制成量子点棱镜膜。
优选的,UV棱镜中量子点大小规格不同。
优选的,UV棱镜中量子点的粒径范围为3~10nm。
优选的,所述PET基材厚度范围在25~250um。
本实用新型制程工艺简单,通过添加量子点的UV胶水在PET基材上,通过辊轮压印即可实现,为液晶显示模组提供更加丰富和饱满的色彩,提高色域,节约材料和成本,使用量子点棱镜膜,可同步达成光学增益和波长转化功能,无需额外使用量子点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一种量子点棱镜膜,包括PET基材1,在所述PET基材1一面设有沿其纵向排布的UV棱镜2,任意相邻两个UV棱镜2的相邻棱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各个UV棱镜2中均封装若干个量子点21,所述UV棱镜2通过添加量子点的UV胶水在PET基材1上,通过辊轮压印而成,制成量子点棱镜膜。
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2、3,将量子点21按照预设比例添加到UV棱镜胶水中,UV胶水成型的同时可以将量子点封装到棱镜2中。工艺流程如下:将带量子点的UV胶水放置在PET基材1上,通过转印装置将UV胶水加工成沿PET基材1纵向排布的UV棱镜2。
具体实施例2,参照图4,在PET基材1上先设置一层量子点层3,量子点层3中排布规格不同的量子点31,然后在量子点层3放置UV胶水,通过转印装置将UV胶水加工成沿PET基材1纵向排布的UV棱镜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