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教学中的无动力空气微生物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6831.4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羌宁;徐竟成;施鼎方;盛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教学 中的 动力 空气 微生物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教学中的无动力空气微生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分析空气中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空气微生物的采集,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结构较复杂的自动采样器、电动采样器等,但它们价格较贵且又笨重,使用不方便;而价格较便宜的且常用培养皿落菌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这种采样装置虽然携带方便,但在学生取样实验中操作性非常差且易碎,故设计一种实验教学中的无动力空气微生物采集装置。该装置把活塞抽气装置与狭缝采样制作在一体,且体积小,造价低,无需电动抽气,操作简单又方便,便于学生在自然水体中采样,从而降低采样的难度。该装置特别适合于高校实验教学中野外空气中微生物的采集工作,也可用于城市空气环境中微生物的采集以及空气清洁度评价,所以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部门对空气质量评价分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简单又方便的一种实验教学中的无动力空气微生物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验教学中的无电动的微生物采集装置,由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1、微孔采样器2、采样微孔3、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4、活塞驱动柄5、抽气活塞6、活塞外周硅胶密封圈7、活塞抽气装置排气门8、活塞抽气装置吸气门9和抽气装置和微孔采样器间联通的孔10组成,其中: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1位于微孔采样器2下方,微孔采样器2扣在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1上,在微孔采样器2中间开有若干个采样微孔3,在采样微孔3的下方放置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4,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1由活塞驱动柄5、抽气活塞6、活塞外周硅胶密封圈7、活塞抽气装置排气门8和活塞抽气装置吸气门9、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壳体11组成,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壳体11内垂直设有两块平行布置的竖板,无动力活塞气装置壳体11的内壁与竖板之间构成气体室,两块竖板间设有抽气活塞6,将两块竖板之间空间分为左右两侧,左侧为活塞室,抽气活塞6四周通过活塞外周硅胶密封圈7密封,抽气活塞6连接活塞驱动柄5,所述活塞室两边设有活塞抽气装置吸气门9,所述气体室与活塞室通过活塞抽气装置吸气门9相通;活塞室前方设有活塞抽气装置排气门8,所述活塞抽气装置吸气门9和活塞抽气装置排气门8顶部分别固定于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壳体11上;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1的气体室和微孔采样器2通过抽气装置和微孔采样器间联通的孔10联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微孔采样器2上设有直径为2mm的采样微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抽气装置和微孔采样器间联通的孔10的直径为6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1是需要人工握住活塞驱动柄5拉动或推入抽气活塞6,使气体从活塞抽气装置吸气门9吸入,在从活塞抽气装置排气门8排出。所为无动力是无需电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件轻、造价低,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图示;
图2为A-A剖面图;
图3为B-B剖面图。
图中标号:1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2微孔采样器、 3采样微孔、4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5活塞驱动柄、6抽气活塞、7活塞外周硅胶密封圈、8活塞抽气装置排气门、9活塞抽气装置吸气门、10抽气装置和微孔采样器间联通的孔、11无动力活塞抽气装置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管体外应力培养装置及培养系统
- 下一篇: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