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腕骨折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6806.6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毕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玉芳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腕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腕骨折固定装置,用于对手臂、手腕和手指骨折进行辅助康复的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腕骨折固定装置,主要针对手腕扭伤、拇指扭伤或骨折、骨关节炎,腕背侧韧带炎、稳定性周骨骨折及关节松脱等设计。传统的手腕骨折固定装置的基本构造是,具有一个整体式弧形托板,待康复手臂置于弧形托板的凹槽内,在弧形托板的外侧设有固定带将手臂固定在上述凹槽内。这种弧形托板的骨折固定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1、弧形托板是按照左右手分别设计的,对于使用单位而言,需要分别购买适于左手或者右手的固定装置,不仅会增加使用成本,同时在实际中因需要对左右手进行区分而带来很多麻烦。
2、由于采用整体式弧形托板,其凹槽的尺寸是固定的,无法适应不同体格的患者,而且透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市场上的手腕骨折固定装置分左、右手腕骨折固定装置两个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腕骨折固定装置,该手腕骨折固定装置不分左、右手,即无论左手或者右手均可以使用;同时可以适应不同体格的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种手腕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弧形托板,在所述弧形托板的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固定带,其特征是,所述的弧形托板分为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三块托板通过柔性连接带于托板的侧面顺次连接,所述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同一端部设有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自然状态下相适应的弯头,在三块托板的板面上沿板面长度方向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头的弯曲方向反向,在位于外侧的第一托板和第三托板的侧面上均设有缝隙,一拇指板可选择性地插置于所述缝隙内;在位于中部的第二托板上通过铆钉固定有至少一条横向固定带和一条纵向固定带,所述的横向固定带两端部设有相配合的粘扣;在拇指板上设有拇指固定带,一拇指板连接带的一个端部与拇指固定带一起通过铆钉固定在拇指板上,拇指板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铆钉连接在纵向固定带上。
所述的横向固定带为两条,沿板面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的拇指板为平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设置了通过柔性连接带连接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因而,对待康复手臂的粗细更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适于不同患者,而且因三块板之间有缝隙,因而通气性更好。
2、由于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均设有弧形槽,能够适应待康复手臂的外形,因而使患者更舒适。
3、由于第一托板和第三托板均设有拇指板可选择性地插置的缝隙,无论患者是左臂,还是右臂;通过拇指板左右换位,即可使用,因此可较少固定装置的种类,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降低成本。
4、横向固定带和纵向固定带,以及拇指板连接带的设置使得对待康复手臂固定更为可靠,有利于康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第一托板、2第二托板、3第三托板、4柔性连接带、5弯头、6弧形槽、7缝隙,8拇指板、9横向固定带、10纵向固定带、11粘扣、12拇指固定带、13拇指板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4中,手腕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弧形托板和拇指板。
所述的弧形托板分为第一托板1、第二托板2和第三托板3共三块托板。三块托板通过柔性连接带4于托板的侧面顺次连接。柔性连接带4设置两条,沿板面长度方向设置,柔性连接带4材质可用纤维,两端采用粘固方式。
第一托板1、第二托板2和第三托板3同一端部设有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自然状态下相适应的向下的弯头5,这样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更舒适。
在三块托板的板面上沿板面长度方向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头的弯曲方向反向,弧形槽6的形状基本一致,能够适应待康复手臂的外形,因而使患者更舒适。
在位于外侧的第一托板和第三托板的侧面上均设有对称的缝隙7,一拇指板8可选择性地插置于所述缝隙7内;无论患者是左臂,还是右臂;通过拇指板8左右换位,即可使用,因此可较少固定装置的种类,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玉芳,未经毕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