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762.3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6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孔幼娟;孔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幼娟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绝缘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
背景技术
电缆(electric cable;power cable),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即本文所述的绝缘护套)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的分类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等等。
现有的电缆,包括绝缘护套和内部的导体,导体的结构较多,一般还可以包括内绝缘层、屏蔽层、阻燃层、编织层等或者前述的组合,电缆最外层为绝缘护套,现有的绝缘护套不能发光,在夜里就不能看到电力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夜间施工过程中,影响安全性,严重时易产生触电事故。
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电缆绝缘护套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夜间可发光示廓的新型电缆绝缘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该绝缘护套具有一个内腔,电缆的导体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绝缘护套的外轮廓与内腔的轮廓是相同的,但所述内腔是呈偏心设置的使得绝缘护套具有相对肥厚的区域,在所述相对肥厚的区域外表面设有荧光材料放置区,在荧光材料放置区内设有荧光材料。
作为优选:
所述荧光材料放置区为多个;
所述内腔内设有铠装层;
所述绝缘护套的外轮廓与内腔的轮廓都是圆形;
所述绝缘护套的外轮廓与内腔的轮廓都是顶角呈圆弧过渡的正方形;
所述荧光材料放置区的底部是大于其开口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绝缘护套的表面设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属于可发光的冷光源,在夜间发光可起到警示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夜间施工时可提高安生性,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绝缘护套具有因内腔偏心设置而形成的相对肥厚的区域,在这个相对肥厚的区域上开有荧光材料放置区不会影响绝缘护套的强度和绝缘性,在使用或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因绝缘护套破损而造成的导体裸露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缆绝缘护套,可以作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的绝缘护套,可以推广使用;由于荧光材料并没有布满整个外表面绝缘护套,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表面覆有荧光蒙皮的绝缘护套,发光面相对较小,因此并不会在夜间形成光污染,可以在小区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的横截面图;
图2是实施例1新型电缆绝缘护套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的横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3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的横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4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的横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5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的横截面图;
图7是实施例6新型电缆绝缘护套荧光材料放置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绝缘护套1、导体2、内腔3、相对肥厚的区域4、荧光材料放置区5、开口51、底部52、荧光材料53、铠装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新型电缆绝缘护套,该绝缘护套1具有一个内腔3,电缆的导体2位于所述内腔3内,在内腔3与导体2之间设有铠装层6,所述绝缘护套1的外轮廓与内腔3的轮廓是相同的,都为圆形,但所述内腔3是呈偏心设置的使得绝缘护套1具有相对肥厚的区域4,在所述相对肥厚的区域4外表面设有荧光材料放置区5,在荧光材料放置区5内设有荧光材料53。荧光材料53属现有技术,荧光材料53可以是苯乙烯型荧光剂、香豆素型荧光剂、吡唑啉型荧光剂、苯并氧氮型荧光剂、苯二甲酰亚胺型荧光剂、碱土金属的硫化物和碱土金属的铝酸盐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其中:绝缘护套1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或选用现有的其它材料,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时,绝缘护套1的最薄处应当不薄于现有同规格的电缆,在绝缘护套1的制作过程中,应当还加入在绝缘护套1相对肥厚的区域4开荧光材料放置区5的步骤、在荧光材料放置区5中喷涂荧光材料53的步骤、去除表面其他地方荧光材料53的步骤以及荧光材料53固化的步骤。
另外,铠装层6不是必须的,其设置的目的是提高电力电缆的强度,不设置铠装层6强度会下降,但仍能实现夜间示廓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幼娟,未经孔幼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