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封闭LED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731.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郁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7/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led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全封闭LED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LED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灯是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发光源所组成的灯具。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等优点,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广泛应用于家庭以及公共场所的长时间照明。
现有的LED灯多为单壳体和单一照明电路结构,采用市电进行供电。因此,用户为安装设置在室内的LED灯,需在墙体以及屋顶上设置长度较长的供电线,大跨度的建筑物如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等,布线成本很高。特别是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场合,如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户外广场,距离远,跨度大,在户外空旷场合由于还要考虑采用专用地下线缆,布线成本更高。
LED及相关电路均为直流供电,因此,当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时,正负电极和电性线路之间只要有液态水滴存在,通电后立即会产生电解现象而快速腐蚀,这个是LED相关技术的软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封闭LED发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封闭LED发光装置,包括第一透光壳体、基板、第一电路板组件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基板固定于第一透光壳体。基板与第一透光壳体形成封闭的第一混光腔。第一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基板,且位于第一混光腔内。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组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板与第二透光壳体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光伏板。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全封闭LED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组件,且分别与所述光伏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的储能电池。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面结构的全封闭LED发光装置,包括基板、第一透光壳体、第二透光壳体、第一电路板组件、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第一透光壳体设置于基板的一侧,且与基板形成第一混光腔。第二透光壳体与第一透光壳体相对设置于基板的另一侧,且与基板形成封闭的第二混光腔。第一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基板且位于第一混光腔内。第二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基板且位于第二混光腔内。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或第二电路板组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全封闭LED发光装置还包括光伏板,光伏板分别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或第二电路板组件,且光伏板电性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全封闭LED发光装置还包括储能电池,储能电池分别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或第二电路板组件,且储能电池分别与光伏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封闭LED发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对于单面光照的全封闭LED发光装置,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在基板上设置与多个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的光伏板。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从而为多个发光二极管供电,点亮LED发光装置。而对于双面结构的全封闭LED发光装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或第二电路板组件上设置光伏板、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储能电池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可实现双面光照、单面光照单面吸光或其它多种功能。不仅解决了传统LED灯长距离布线,安装成本高的问题,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应用场合在第一电路板组件和/或第二电路板组件上选择性增加所需要的器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能。
此外,对光照要求高的场合,用户可将体积较大的器件如光伏板、储能电池以及控制电路等设置在不用于光照的那个电路板组件内,避免了不透光的器件在光照情况下产生影响光照效果的阴影光斑,提高用于光照的透光壳体的光照亮度以及均匀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封闭LED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全封闭LED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全封闭LED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