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治疗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621.1 | 申请日: | 2014-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兆峰;段翠萍;秦选琪;韩笑;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兆峰 |
主分类号: | A61G15/00 | 分类号: | A61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100 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颈椎治疗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高科技电脑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论工作和生活,经常久坐于电脑前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得上颈椎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中医治疗颈椎病多半都是通过针灸、针刀或者拔火罐的方法,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治疗,都需要病人坐在凳子或椅子上扶于案前呈看书姿势,治疗时间一般都在半小时以上,这样,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到疼痛及枯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治疗过程中能使病人感到轻松舒适的颈椎治疗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颈椎治疗凳,包括凳面,凳面的一边设置有向外倾斜的靠板,凳面下设置四条凳腿,靠板的两个侧边设置向靠板倾斜方向伸出的两个扶手,靠板的顶端设置有头托,头托向靠板倾斜方向斜向伸出,头托的面板中间设置有椭圆形的透孔,头托的底边设置有调节插杆,调节插杆插入到靠板内。
上述方案中,为了能调节头托的倾斜角度,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所述头托的底边还设置有可调节头托倾斜角度的转轴,头托的背面设置有“U”形支撑杆,靠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的支撑“U”形支撑杆的卡槽。
上述方案中,为使病人头部靠在头托上时更加舒适,所述头托的上端面与靠板连接的部位设置成圆弧过渡面。
上述方案中,为不让病人在治疗期间着急,分散病人针灸时的痛苦,所述靠板的背面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平台,平台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陷。
上述方案中,所述扶手通过销轴铰接在靠板的两侧边,扶手可绕销轴前后翻转。
上述方案中,为了使该治疗凳放置稳固,所述四条凳腿中的其中两条凳腿固定在靠板上,四条凳腿之间相互交叉设置有加强杆。
上述方案中,为了使治疗凳能调节高低及自由旋转,所述凳面的下边设置液压式立柱圆盘支撑。
上述方案中,为了使病人在接受治疗时靠板不硌大腿,所述靠板的下部两侧边向中间呈圆弧状凹陷。
本实用新型颈椎治疗凳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该治疗凳设置有头托,使得病人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头部可担在头托上,使颈部得到充分的放松,得到更好的治疗。
2、该治疗凳在靠板上设置有平台,可在平台上放置书、报或者平板电脑等,病人可通过头托上的透孔来阅读,以解除病人治疗中的寂寞。
3、头托的底边设置有调节插杆,用来调节头托的高低,头托的底边设置转轴,可随意调整头托的角度,以适应不同个高的人。
4、扶手可以前后翻转,适应病人伏案式治疗及后仰式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椎治疗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颈椎治疗凳的另外一种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凳面,2.右后腿,3.左后腿,4.第一加强杆,5.第二加强杆,6.左前腿,7.右前腿,8.销轴,9.扶手,10.靠板,11.平台,12.凹陷面,13.卡槽,14.“U”形支撑杆,15.头托,16.透孔,17.圆弧过渡面,18.转轴,19.调节插杆,20.插孔,21.液压式立柱圆盘,22.圆弧状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颈椎治疗凳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兆峰,未经韩兆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器
- 下一篇:车辆和用于车辆的脚踏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