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温直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3841.2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胜 |
主分类号: | F24D17/00 | 分类号: | F24D17/00;F24J2/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温 直热式 太阳能 热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系统,具体是一种定温直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及环境的持续恶化,太阳能热水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居民住宅、别墅、酒店、旅游风景区、科技园区、医院、学校、工业厂区、农业种植养殖区等众多领域。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把水加热的一种装置,根据加热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式太阳能热水器、强制循环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储置式太阳能热水器等三种。传统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普遍采用某一种运行方式,由于自来水管道埋设在地下,通常在冬季情况下,自来水温度一般比气温要高,而暴露于室外的太阳能集热器由于没有太阳光照射或者照射很弱,此时的太阳能集热器及其中的水温等同于当时的气温,同时由于太阳能集热器本身的保温性能较差(对平板型集热器总热损系数为4-6W/(m2·℃),对真空管集热器总热损系数为1-2 W/(m2·℃)),此时的太阳能集热器相当于散热器,在运行时如采用定温放水方式则会造成自来水大量的热量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定温直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该系统性价比高,耗电量少,得热量多,系统管理得到大大简化。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温直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强制循环装置和控制器,保温水箱通过循环管道与太阳能集热器陈列相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定温补水装置和直接补水装置,其中:
定温补水装置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后,通过循环管道与保温水箱的集热循环回水口连通;
直接补水装置通过设有温度传感器的自来水给水管道与保温水箱的自来水补水口连通;自来水补水口还与热水回水管道相连,在热水回水管道上设有回水装置;
定温补水装置与直接补水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保温水箱下端分别设有集热循环出水口和热水供水口,集热循环出水口通过设有强制循环装置的循环管道与定温补水装置相连,热水供水口的出水端设有温控调节器。
在太阳能集热器与保温水箱相连的循环管道上设有排气阀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定温补水装置通过防冻传感器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
所述集热循环出水口通过强制循环装置、电磁水处理器与定温补水装置相连。
所述自来水给水管道与热水回水管道相连通后,与自来水补水口相连。
所述强制循环装置包括集热循环泵、设置在集热循环泵两侧的止回阀、闸阀及压力表。
所述定温补水装置包括电磁阀和设置在电磁阀两侧的止回阀及闸阀。
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电磁阀、设置在回水电磁阀两侧的止回阀、闸阀和设置在热水回水管道末端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直接补水装置包括直接补水电磁阀、设置在该电磁阀两侧的止回阀、闸阀及设置在自来水给水管道末端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控调节器设置在供热水装置内,供热水装置还包括供水泵、与供水泵连接的膨胀罐和过滤器,供水泵两侧分别设置有止回阀和闸阀。
所述止回阀为消音止回阀。
所述防冻传感器与排空阀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强制温差循环和定温放水两种运行方式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定温补水与水箱直接补水的两种补水方式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自来水管道上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实现了: 节约集热循环泵的能源消耗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体现优先利用太阳能的理念及减少系统不必要的热量损耗,增加系统得热量;供水安全、卫生、舒适,系统灵活性大,适用范围广;保温水箱可以因地制宜地放在室内,既减轻了屋顶载荷,也有利于保温水箱保温,进一步减少热损失;避免了热水与集热器入口冷水的掺混;可以取消太阳能集热水箱或者补给水箱;系统管理得到大大简化;阴天时,只要有一段见晴的时间,就可以得到一定量的适用热水;系统性价比高,与同等规模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相比,定温直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耗电量更少,得热量更多,提高约1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胜,未经李树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3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开式铝包木金钢网一体门窗
- 下一篇:一种纱窗自动压条机构